岩性油气藏 ›› 2016, Vol. 28 ›› Issue (1): 384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1.005
刘小洪1,2,冯明友1,2,郗爱华1,2,鄢晓荣2,吴 宇2,刘 畅2
Liu Xiaohong 1,2, Feng Mingyou 1,2, Xi Aihua 1,2, Yan Xiaorong2, Wu Yu2, Liu Chang2
摘要:
: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由于受到多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孔隙演化特征复杂。 在岩 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X 射线衍射以及包裹体等分析,对 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成岩作用阶段可划分为冷凝成岩 作用、岩浆期后热液作用、风化淋滤作用以及埋藏成岩作用等阶段。 冷凝成岩作用阶段是原生孔隙和裂缝 的主要形成期。 岩浆期后热液作用阶段的蚀变作用和充填作用使原生孔隙急剧减少,孔隙度值降至最低。 风化淋滤作用阶段的风化剥蚀碎裂作用和溶蚀淋滤作用产生大量次生裂缝和次生溶孔,对岩石的储集性 具有较强的改造作用。 埋藏成岩作用阶段是各种原生孔隙的主要破坏期和次生孔隙的主要形成期:机械 压实作用影响了部分岩石原生孔隙的保存;充填作用导致原有孔隙和裂缝全部或部分消失,对火山岩原 有的储集性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溶蚀作用及构造碎裂作用可形成各种次生孔隙和裂缝,对火山岩储层 的最终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1] | 刘仁静, 陆文明.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80-188. |
[2] | 杨帆, 卞保力, 刘慧颖, 姚宗全, 尤新才, 刘海磊, 卫延召. 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限制性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63-72. |
[3] | 徐诗雨, 林怡, 曾乙洋, 赵春妮, 何开来, 杨京, 黎洋, 祝怡. 川西北双鱼石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气水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63-72. |
[4] | 何贤, 闫建平, 王敏, 王军, 耿斌, 李志鹏, 钟光海, 张瑞湘. 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与采油产能关系——以东营凹陷南坡F154区块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06-117. |
[5] | 黄雅睿, 杨剑萍, 卢惠东, 李宇志, 黄志佳, 党鹏生, 房萍, 牟瑛顺. 东营凹陷营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4-23. |
[6] | 王剑, 周路, 靳军, 向宝力, 胡文瑄, 杨洋, 康逊.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乌尔禾组砂砾岩优质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34-44. |
[7] | 苏敏, 吴康军, 李志军, 曾东方, 陈颖, 卢科良, 朱敏, 龚燕秀. 川中北部磨溪—高石梯地区地层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54-62. |
[8] | 周新平, 邓秀芹, 李士祥, 左静, 张文选, 李涛涛, 廖永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地层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09-120. |
[9] | 宁从前, 周明顺, 成捷, 苏芮, 郝鹏, 王敏, 潘景丽.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砂砾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67-274. |
[10] | 卿繁, 闫建平, 王军, 耿斌, 王敏, 赵振宇, 晁静. 砂砾岩体沉积期次划分及其与物性的关系——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Y920区块沙四上亚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50-61. |
[11] | 彭军, 许天宇, 于乐丹.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湖相细粒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5): 1-12. |
[12] | 张满郎, 孔凡志, 谷江锐, 郭振华, 付晶, 郑国强, 钱品淑. 九龙山气田珍珠冲组砂砾岩储层评价及有利区优选[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13. |
[13] | 徐子煜, 王安, 韩长城, 田继军, 张军生, 刘磊, 张楠. 玛湖地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优质砂砾岩储层形成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82-92. |
[14] | 曹茜, 王志章, 王野, 张栋梁, 公言杰, 邹开真, 樊太亮. 砂砾岩储层分布非均质性和质量非均质性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2): 129-138. |
[15] | 庞小军, 代黎明, 王清斌, 刘士磊, 冯冲. 渤中凹陷西北缘东三段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5): 76-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