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1): 12512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1.025
李善鹏,吴凯,方艳兵
LI Shanpeng,WU Kai,FANG Yanbing
摘要:
三叠系延长组是长庆油田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位,该套地层中存在启动压力现象。文中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启动压力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以侯市地区的具体井位为例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侯市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现象,且初步确定该地区启动压力梯度为0.327 MPa/m。
[1] 郝斐,程林松,李春兰,等. 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28(6):29-33. [2] 甘庆明,成珍,成绥民. 低渗油藏非达西流启动压力梯度的确定方法[J].油气井测试,2004,13(3):1-4. [3] 李书恒,赵继勇,崔攀峰,等.超低渗透储层开发技术对策[J].岩性油气藏,2008,20(3):128-131. [4] 杨秋莲,李爱琴,孙燕妮,等.超低渗储层分类方法探讨[J].岩性油气藏,2007,19(4):51-56. [5] 谭雷军,贾永禄,冯曦,等. 低速非达西流启动压力梯度的确定[J].油气井测试,2000,9(4):5-7. [6] 宋付权,刘慈群,吴柏志. 启动压力梯度的不稳定快速测量[J].石油学报,2001,22(3):67-70. [7] 徐苏欣,曹全芳. 确定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的简便方法[J].小型油气藏,2006,11(4):40-43. [8] 李忠兴,韩洪宝,程林松,等. 特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新的求解方法及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3):107-109. [9] 吕城远,王建,孙志刚.低渗透砂岩油藏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2):86-89. [10] 刘曰武,丁振华,何凤珍.确定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三种方法[J].油气井测试,2002,11(4):1-5. |
[1] | 刘化清, 刘宗堡, 吴孔友, 徐怀民, 杨占龙, 孙夕平, 倪长宽, 康继伦, 王牧, 靳继坤. 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及圈闭评价技术研究新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5-36. |
[2] | 田光荣, 王建功, 孙秀建, 李红哲, 杨魏, 白亚东, 裴明利, 周飞, 司丹.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成藏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31-144. |
[3] | 李传亮, 朱苏阳, 刘东华. 盖层封堵油气的机理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12-19. |
[4] | 蔡全升, 胡明毅, 陈孝红, 胡忠贵. 小型断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以徐家围子断陷北部沙河子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1): 86-96. |
[5] | 张大智,张晓东,杨步增.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地质甜点综合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5): 98-103. |
[6] | 付广,刘桐汐,史集建,李云飞,杨丽峰. 方正断陷源盖空间匹配关系及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5): 9-14. |
[7] | 朱苏阳,李传亮. 对顶水油藏概念的质疑[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1): 21-23. |
[8] | 付广,张超群. 气源断裂与盖层时空匹配关系及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徐家围子断陷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1): 51-55. |
[9] | 付广,夏云清. 南堡凹陷东一段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6): 27-31. |
[10] | 左国平,屠小龙,夏九峰. 苏北探区火山岩油气藏类型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2): 37-41. |
[11] | 吴兴宁,吕玉珍,田继强,郭永军. 冀中坳陷碳酸盐岩潜山内幕盖层特征与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3): 49-54. |
[12] | 付广,郭杜军. 徐家围子断陷盖层分布对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3): 7-11. |
[13] | 付广,刘博,吕延防. 泥岩盖层对各种相态天然气封闭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1): 21-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