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4, Vol. 26 ›› Issue (6): 283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4.06.005
付 广,郎 岳,胡欣蕾
FU Guang, LANG Yue, HU Xinlei
摘要: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中断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在断裂侧向封闭油气机理及影响因素 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反向和顺向断裂特征对比的方法,对反向和顺向断裂侧向封闭油气的差异性进行了 研究。 结果表明,反向和顺向断裂侧向封闭油气的差异性主要有 3 个方面: ① 反向和顺向断裂与储层对 接的断裂带部位不同,反向断裂与储层对接的是滑动破碎带,而顺向断裂与储层对接的是诱导裂缝带; ② 反向和顺向断裂侧向封闭油气的遮挡物不同,反向断裂封闭油气的遮挡物为泥岩,而顺向断裂封闭油 气的遮挡物为断层岩; ③ 反向和顺向断裂侧向封闭油气的能力不同,理论分析和实例均表明反向断裂侧 向封闭油气的能力较顺向断裂强。
[1] | 肖博雅.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凝灰岩类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35-148. |
[2] | 杨为华. 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25-34. |
[3] | 牟蜚声, 尹相东, 胡琮, 张海峰, 陈世加, 代林锋, 陆奕帆.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71-84. |
[4] | 钟会影, 余承挚, 沈文霞, 毕永斌, 伊然, 倪浩铭.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72-179. |
[5] | 罗群, 张泽元, 袁珍珠, 许倩, 秦伟. 致密油甜点的内涵、评价与优选——以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白垩系下沟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12. |
[6] | 王付勇, 杨坤. 致密油藏孔喉分布特征对渗吸驱油规律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55-162. |
[7] | 曹思佳, 孙增玖, 党虎强, 曹帅, 刘冬民, 胡少华. 致密油薄砂体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实效——以松辽盆地敖南区块下白垩统泉头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39-247. |
[8] | 冯越, 黄志龙, 李天军, 张华, 李宏伟, 周亚东. 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七克台组二段致密油成藏条件[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97-108. |
[9] | 黄健玲, 傅强, 邱旭明, 赵世杰, 李林祥. 咸化断陷湖盆混积岩特征及沉积模式——以金湖凹陷阜二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54-66. |
[10] | 吴家洋, 吕正祥, 卿元华, 杨家静, 金涛. 致密油储层中自生绿泥石成因及其对物性的影响——以川中东北部沙溪庙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76-85. |
[11] | 姬靖皓, 席家辉, 曾凤凰, 杨啟桂. 致密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模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4): 157-164. |
[12] | 蒋廷学, 王海涛, 卞晓冰, 李洪春, 刘建坤, 吴春方, 周林波.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3): 1-11. |
[13] | 殷代印, 项俊辉, 王东琪. 大庆油田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综合分类[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1): 150-154. |
[14] | 曾源, 陈世加, 李士祥, 路俊刚. 鄂尔多斯盆地正宁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6): 32-42. |
[15] | 闫林, 冉启全, 高阳, 陈福利, 王少军, 李崇飞.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溶蚀孔隙特征及成因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3): 27-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