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1): 121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01.003
赵贤正,降栓奇,淡伟宁,李林波,王连君,吴国琼
ZHAO Xianzheng, JIANG Shuanqi, DANWeining, LI Linbo,WANG Lianjun,WU Guoqiong
摘要:
文中系统总结了阿尔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对其地层层序、构造演化、沉积体系和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剖析。通过成藏条件的研究,明确了各层系成藏的主控因素,对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同时与二连盆地其它凹陷的简要对比,归纳了该凹陷在构造、沉积等方面的独特特点,指出后期构造反转、陡带沉积体系发育和同沉积背斜构造等特征在二连盆地最具代表性。
[1] 费宝生,祝玉衡,邹伟宏,等.二连裂谷盆地群油气地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 祝玉衡,张文朝,王洪生,等.二连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含油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0-215. [3] 降栓奇,陈彦君,赵志刚,等.二连盆地潜山成藏条件及油藏类型[J].岩性油气藏,2009,21(4):22-27. [4] 赵贤正,金凤鸣,赵志刚,等.二连盆地基底石炭系碳酸盐岩油藏的发现及地质特征[J].海相油气地质,2008,13(4):12-18. [5] 梁官忠,二连盆地哈南凝灰岩油藏裂缝发育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4):412-417. [6] 苏立萍,罗平,邹伟宏,等.冀中坳陷斜坡带奥陶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27(2):191-196. [7] 杜金虎主编.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78. [8] 刘震,付东阳,肖伟,等.二连盆地三种典型构造带岩性油藏形成模式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1):32-33. [9] 谭洪,陈庆,费宝生.二连盆地中生代裂谷型断陷油气勘探目标[J].勘探家,1998,3(4):26-31. |
[1]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2]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3] | 李盛谦, 曾溅辉, 刘亚洲, 李淼, 焦盼盼.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古近系平湖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49-61. |
[4] | 冯明友, 高瑞琪, 王兴志, 徐亮, 赵金, 刘小洪, 尚俊鑫. 川西南宝兴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一段白云岩储层充填序列及流体指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1-20. |
[5] | 肖玲, 陈曦, 雷宁, 易涛, 郭文杰.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80-93. |
[6] | 曾治平, 柳忠泉, 赵乐强, 李艳丽, 王超, 高平.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25-35. |
[7] | 文志刚, 罗雨舒, 刘江艳, 赵春雨, 李士祥, 田伟超, 樊云鹏, 高和婷. 陇东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47-59. |
[8] | 吕正祥, 廖哲渊, 李岳峰, 宋修章, 李响, 何文军, 黄立良, 卿元华.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云质岩储层成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26-37. |
[9] | 罗群, 张泽元, 袁珍珠, 许倩, 秦伟. 致密油甜点的内涵、评价与优选——以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白垩系下沟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12. |
[10] | 程丹华, 焦霞蓉, 王建伟, 庄东志, 王政军, 江山. 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古近系沙一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70-81. |
[11] | 魏钦廉, 王翀峘, 刘军峰, 胡榕, 刘美荣, 吕玉娟. 鄂尔多斯盆地樊家川地区三叠系长63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31-44. |
[12] | 崔俊, 毛建英, 陈登钱, 施奇, 李雅楠, 夏晓敏.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45-53. |
[13] | 张梦琳, 李郭琴, 何嘉, 衡德. 川西南缘天宫堂构造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41-151. |
[14] | 王永骁, 付斯一, 张成弓, 范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2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20. |
[15] | 张玉晔, 高建武, 赵靖舟, 张恒, 吴和源, 韩载华, 毛朝瑞, 杨晓.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孔隙度定量恢复[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29-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