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Z1): 5459.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Z1.012
祝贺,孟万斌,曾海燕,杨永剑
ZHU He, MENG Wanbin, ZENG Haiyan, YANG Yongjian
摘要:
依据钻井、测井资料,对岩心观察并详细的分析得知,研究区储层岩石以发育开阔台地相(微)泥晶灰岩为主,颗粒灰岩次之。结合测井解释和对岩心孔洞及裂缝的统计表明,研究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溶蚀孔洞和半充填—未充填低角度溶缝。上奥陶统发育的巨厚非岩溶性地层阻碍了海西期岩溶对奥陶统储层的后期岩溶改造。岩溶储层主要在加里东期平行不整合面下部附近发育,储集性能远不如上奥陶统缺失的塔河油田主体地区储层,呈现离塔河油田主体越远发育越差的特点,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纵向上,储层集中在靠近一间房组顶部发育,随着深度的加大其发育程度逐渐降低。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沉积相、加里东中期岩溶和断裂、裂缝系统联合控制,形成以奥陶系一间房组为主力和油气突破的储层储集空间。
[1] 俞仁连.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古岩溶特征及其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5):468-478. [2] 叶德胜,王根长,林忠民,等.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前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88-102. [3] 叶德胜,王恕一,张希明,等.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储层沉积、成岩特征及储层评价[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78-130. [4] 胡九珍,冉启贵,刘树根,等.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相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9,21(2):70-75. [5] 祝贺,刘家铎,孟万斌,等.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中下奥陶统沉积相与储层特征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3):232-237. [6] 闫相宾,韩振华,李永宏.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储层特征和成因机理探讨[J].地质论评,2002,48(6):620-626. [7] 张达景,吕海涛,张涛,等.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预测[J].沉积学报,2007,25(2):408-411. [8] 闫相宾,李铁军,张涛,等.塔中与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形成条件的差异[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2):202-207. [9] 付兆辉,陈发景,高喜龙.渤海湾盆地胜海古2 潜山古生界储层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8(3):87-91. [10] 王宏斌,张虎权,卫平生,等.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在塔中地区生物礁滩复合体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10,22(2):18-23. [11] 鲁新便,高博禹,陈姝媚.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以塔河油田 6 区为例[J].矿物岩石,2003,23(1):87-92. [12] 康玉柱.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古岩溶特征与油气分布[J].新疆石油地质,2005,26(5):472-480. [13] 艾克拜尔·沙迪克,吕媛娥,吕海涛.塔河油田盐体覆盖区奥陶系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J].新疆地质,2005,23(4):396-400. |
[1] | 周自强, 朱正平, 潘仁芳, 董於, 金吉能. 基于波形相控反演的致密砂岩储层模拟预测方法——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南部古近系孔二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77-86. |
[2] | 何文渊, 陈可洋.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11. |
[3] | 李毕松, 苏建龙, 蒲勇, 缪志伟, 张文军, 肖伟, 张雷, 江馀.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相控岩溶刻画及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69-77. |
[4] |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冯文杰, 尹太举, 尹艳树, Adrian J. HARTLEY. 分支河流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25. |
[5] | 李胜军, 高建虎, 张繁昌, 贺东阳, 桂金咏.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强反射地震信号消减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70-78. |
[6] | 张卫卫, 刘军, 刘力辉, 张晓钊, 白海军, 杨登锋.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岩性预测技术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18-125. |
[7] | 张闻亭, 龙礼文, 肖文华, 魏浩元, 李铁锋, 董震宇.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带下沟组沉积特征及储层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86-197. |
[8] | 孙夕平, 张昕, 李璇, 韩永科, 王春明, 魏军, 胡英, 徐光成, 张明, 戴晓峰. 基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储层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20-228. |
[9] | 曹思佳, 孙增玖, 党虎强, 曹帅, 刘冬民, 胡少华. 致密油薄砂体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实效——以松辽盆地敖南区块下白垩统泉头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39-247. |
[10] | 吴青鹏, 吕锡敏, 陈娟, 周在华, 袁成.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沉积特征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5): 54-62. |
[11] | 罗泽, 谢明英, 涂志勇, 卫喜辉, 陈一鸣. 一套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的识别技术——以珠江口盆地X油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95-101. |
[12] | 周华建. 基于叠前OVT域偏移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4): 112-120. |
[13] | 石战战, 王元君, 唐湘蓉, 庞溯, 池跃龙. 一种基于时频域波形分类的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4): 98-104. |
[14] | 章惠, 关达, 向雪梅, 陈勇. 川东北元坝东部须四段裂缝型致密砂岩储层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1): 133-139. |
[15] | 武爱俊, 徐建永, 滕彬彬, 肖伶俐, 康波, 李凡异, 印斌浩. “动态物源”精细刻画方法与应用——以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4): 55-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