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1): 576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9
郭岭,姜在兴,徐杰
GUO Ling, JIANG Zaixing, XU Jie
摘要:
以北京市通州区现代潮白河白庙沉积体为例,通过对深挖探槽、探坑和野外剖面的详细解剖,结合密集采样的分析结果,详细研究了现代潮白河白庙沉积体内部的沉积相类型。研究表明,现代潮白河白庙沉积体是一个曲流河沉积体。在现代潮白河白庙沉积体内部,共识别出8 种岩相,即块状层理细砾岩相(泥砾为主)、大型低角度槽状交错层理细砂岩相、小型低角度槽状交错层理细砂岩相、同沉积变形层理细砂岩相、平行层理细砂岩相、板状和波状交错层理细砂岩相、薄层块状层理粉砂质泥岩与细砂岩相及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主要发育了2 种沉积亚相和5 种沉积微相,即河道和河漫滩亚相以及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微相。潮白河白庙沉积体在垂向上共发育了3 期沉积旋回,其形成主要受沉积物供给、气候和河岸性质的控制。现代潮白河岩相和沉积相的研究,对于寻找古代曲流河岩性油气藏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对潮白河今后的开发利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史建南,郑荣才,韩永林,等.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 油层组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21(3):129-133. [2] 张巧凤,王余庆,王天琦.松辽盆地薄互层河道砂岩地震预测技术[J].岩性油气藏,2007,19(1):92-95. [3] Miall A D. Architectural-element analysis:A new method of facies analysis applied to fluvial deposits[J]. Earth-Science Reviews,2003,22(4):261-308. [4] 王良忱.沉积环境和沉积相[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14-32. [5] 谢庆宾,朱筱敏,管守锐,等.中国现代网状河流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J].沉积学报,2003,21(2):219-227. [6] 赵忠新,王华,刘君荣.河流、沙漠与湖泊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层序的对比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1):1-6. [7] 薛培华.河流点坝相储层模式概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50-77. [8] 王雷,刘国涛,龙涛,等.一种曲流河点坝体内部侧积体描述方法[J].岩性油气藏,2008,20(4):132-134. [9] 陈永峤,靳文奇,文志刚,等.靖安油田张渠一、二区长213 沉积微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8,20(4):43-46. [10] 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38-152. [11] 张昌民,尹太举,李少华,等.基准面旋回对河道砂体几何形态的控制作用———以枣园油田孔一段枣Ⅱ—Ⅲ油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19(40):9-12. [12] 付志国.河流沉积储层砂体内部非均质表征[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 [13] 陈斐,魏登峰,余小雷,等. 鄂尔多斯盆地盐定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 油层组沉积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1):43-47. [14] 石雪峰,杜海峰. 姬塬地区长3—长4+5 油层组沉积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8,20(1):59-63. [15] 马凤荣,张树林,王连武.现代嫩江大马岗段河流沉积微相划分及其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25(2):8-11. [16] 倪晋仁,王随继,王光谦.现代冲积河流的河型空间转化模式探讨[J].沉积学报,2000,18(1):1-6. [17] 吴朝东,刘建民,王军,等.河流沉积单元分析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J].地质科学,2003,38(1):60-73. |
[1] | 杨午阳, 魏新建, 李海山. 智能物探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70-188. |
[2] | 胡望水, 高飞跃, 李明, 郭志杰, 王世超, 李相明, 李圣明, 揭琼. 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单元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92-99. |
[3] | 胡忠贵, 王纪煊, 李世临, 郭艳波, 左云安, 庞宇来. 川东地区寒武系高台组白云岩-蒸发岩共生地层高频层序划分及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13-124. |
[4] | 黄雅睿, 杨剑萍, 卢惠东, 李宇志, 黄志佳, 党鹏生, 房萍, 牟瑛顺. 东营凹陷营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4-23. |
[5] | 张文文, 韩长城, 田继军, 张治恒, 张楠, 李正强.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45-58. |
[6] | 杨凡凡, 姚宗全, 杨帆,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张磊, 曹天儒.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石物理相[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99-108. |
[7] | 卿繁, 闫建平, 王军, 耿斌, 王敏, 赵振宇, 晁静. 砂砾岩体沉积期次划分及其与物性的关系——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Y920区块沙四上亚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50-61. |
[8] | 杨占龙, 沙雪梅, 魏立花, 黄军平, 肖冬生. 地震隐性层序界面识别、高频层序格架建立与岩性圈闭勘探——以吐哈盆地西缘侏罗系—白垩系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13. |
[9] | 杨应, 杨巍, 朱仕军. 基于EEMD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5): 59-67. |
[10] | 石战战, 王元君, 唐湘蓉, 庞溯, 池跃龙. 一种基于时频域波形分类的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4): 98-104. |
[11] | 刘腾, 王军, 张京思, 张藜, 蔡少武. 地震Wheeler域变换结合时频分析技术用于渤海油田岩性油气藏描述[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3): 124-132. |
[12] | 苑伯超, 肖文华, 魏浩元, 张楠, 邓毅林, 张光伟. 酒泉盆地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砂砾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3): 61-70. |
[13] | 卫 端, 高志前,孟苗苗,杨孝群,王静彬,王珊珊. 塔河地区鹰山组高精度层序划分及沉积微相展布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6): 68-77. |
[14] | 孙雨,董毅明,王继平,马世忠,于利民,闫百泉. 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储层单砂体分布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4): 9-15. |
[15] | 刘学锋,马乙云,曾齐红,邵燕林,张友焱,叶勇. 基于数字露头的地质信息提取与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5): 13-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