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3): 12412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3.024
车洪昌
CHE Hongchang
摘要:
针对江37 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开采稠油过程中出砂严重的情况,进行了注表面活性剂降黏驱油室内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筛选实验表明,FPS-H 分散型稠油降黏剂与江37 稠油油田采出污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可使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到0.05 mN/m,稠油乳化降黏率达到92.1%。驱油实验结果表明,FPSH降黏剂驱最佳注入量为0.5 PV,最佳注入速度为1.0 mL /min,注入方式应选择0.5 PV 段塞-后续水驱方式,注入水温度不宜超过50 ℃。
[1] 李武广,邵先杰,康园园,等.油藏分类体系与方法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2):123-125. [2] 王天琦,王建功,梁苏娟,等.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精细勘探[J].岩性油气藏,2007,19(2):22-27. [3] 潘树新,王天琦,田光荣,等.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成藏动力探讨[J].岩性油气藏,2009,21(2):126-132. [4] 王建功,王天琦,卫平生,等.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19(2):28-34. [5] 赵法军,刘永建,胡绍彬,等.套保油田降粘剂驱油室内实验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8,39(1):58-61. [6] 程秀莲,王娉.辽河油田超稠原油表面活性剂降粘的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6,25(1):59-61. [7] 张弦,刘永建,车洪昌,等.伴注非凝气体和化学剂提高汽驱采收率实验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2):116-119. [8] 郑秀娟,刘东升,林茂森.PS 降粘剂在稠油开采中的试验及应用[J].特种油气藏,1995,2(3):49-53. [9] 王云峰,张春光,侯万国,等.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油气田中的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1995. [10] 彭朴.采油用表面活性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5-113. |
[1] | 窦春霞,唐新功,向 葵,孙 斌,严良俊. 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弹性与复电阻率特性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1): 111-116. |
[2] | 徐丽英,方炳钟,孙立旭,姜德志,李德纯. AVO 技术在铁匠炉地区油气检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5): 73-77. |
[3] | 王伟,张欣,崔晓朵,张孝珍. 叠前反演追踪砂体技术的应用———以平湖油气田花港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Z1): 69-73. |
[4] | 王大兴,于波,张盟勃,宋琛. 地震叠前分析技术在子洲气田的研究与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1): 95-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