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2): 91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2.002
赵贤正1, 金凤鸣1, 刘震2, 张以明1, 王权1, 3, 韩春元1, 4
ZHAO Xianzheng1,JIN Fengming1,LIU Zhen2,ZHANG Yiming1,WANG Quan 1,3,HAN Chunyuan1
摘要:
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多个面积只有1 000~2 000 km2 的中小型断陷凹陷内发现了3 000~5 000 万吨级的地层岩性油藏石油储量。勘探实践与地质研究表明, 二连盆地具有“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地层岩性油藏形成、分布和富集的基本规律。
[ 1] 贾承造, 池英柳. 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资源潜力与勘探技术[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 2] 邹才能, 薛淑浩, 池英柳. 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 3] 李丕龙, 庞雄奇主编.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以济阳坳陷为例[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 4] 冯有良. 断陷盆地层序格架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 J] .石油学报, 2005, 26( 4) : 17- 22. [ 5] 刘震, 赵阳, 杜金虎, 等.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特征[ J] . 地质科学, 2006, 41( 4) :612- 635. [ 6] 杜金虎, 易士威, 雷怀玉, 等. 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形成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 J]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9( 3) : 1- 5. [ 7] 崔周旗, 吴健平, 李莉, 等.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早白垩世构造岩相带特征及含油性[ J] . 古地理学报, 2001, 3( 1) : 25- 34. [ 8] 易士威, 王元杰, 钱铮.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J] . 石油学报, 2006, 27( 3) : 27- 31. [ 9] 张文朝.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含油性[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 10] 费宝生, 祝玉衡. 二连裂谷盆地群油气地质[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
[1] |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
[2] | 易珍丽, 石放,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56-66. |
[3] | 张磊, 李莎, 罗波波, 吕伯强, 谢敏, 陈新平, 陈冬霞, 邓彩云. 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57-70. |
[4] | 夏明军, 邵新军, 杨桦, 王忠生, 李之宇, 张超前, 原瑞娥, 法贵方. 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37-44. |
[5] | 李恒萱, 温志新, 宋成鹏, 刘祚冬, 季天愚, 沈一平, 耿珂. 塞内加尔盆地演化过程与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45-53. |
[6] | 王雪柯, 王震,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54-62. |
[7] | 刘计国, 周鸿璞, 秦雁群, 邹荃, 郑凤云, 李早红, 肖高杰. 非洲Muglad盆地Fula凹陷白垩系AG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82-91. |
[8] | 洪国良, 王红军, 祝厚勤, 白振华, 王雯雯.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块中新统Gumai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38-146. |
[9] | 聂礼尚, 马静辉, 唐小飞, 杨智, 张婉金, 李鸿蕊. 准噶尔盆地东部帐篷沟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81-91. |
[10] | 李国欣, 石亚军, 张永庶, 陈琰, 张国卿, 雷涛.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地质认识新进展及重要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18. |
[11] | 周东红, 谭辉煌, 张生强. 渤海海域垦利6-1油田新近系复合河道砂体地震描述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3-21. |
[12] | 王茂桢, 吴奎, 郭涛, 惠冠洲, 郝轶伟. 辽东凹陷东南缘古近系沙二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66-78. |
[13] | 牛成民, 杜晓峰, 王启明, 张参, 丁熠然. 渤海海域新生界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14. |
[14] | 何贤, 闫建平, 王敏, 王军, 耿斌, 李志鹏, 钟光海, 张瑞湘. 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与采油产能关系——以东营凹陷南坡F154区块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06-117. |
[15] | 王乔, 宋立新, 韩亚杰, 赵会民, 刘颖.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02-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