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5): 192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5.003
窦宏恩
DOU Hongen
摘要:
没有任何一位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低渗透储层容易产生高速非达西流。Forchheimer 公式一直被 应用于高速气体渗流,该式经变形可得到气体渗流方程,导出的非达西渗流湍流系数理论方程与经验公 式是一致的,进而认为Forchheimer 公式中的非达西流湍流系数经验公式是正确的。有学者之所以否定 Forchheimer 公式中的非达西渗流湍流系数经验公式的正确性,其主要源于错误地描述了湍流阻力系数与 雷诺数的函数关系。进一步研究给出了Forchheimer 公式的线性化求解非达西渗流湍流系数的方法。
[1] 李传亮.低渗透储层容易产生高速非Darcy 流吗?[J].岩性油气藏,2011,23(6):111-113. [2] Geertma,J. Estimating the coefficient of inertial resistance in fluid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R]. SPE 4706,1959:415-450. [3] Narayanaswamy G,Sharma M M,Pope G A. Effect of heterogeneity on the non-Darcy flow coefficient[J]. 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 Engineering,1999,2(3):296-302 [4] Huang H,Ayoub J. Applicability of the Forchheimer Equation for non-Darcy flow in porous media[R]. SPE 102715,2006:1-14. [5] 金忠臣,杨川东,张守良.采气工程[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47. [6] 严大凡.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28-29. |
[1] | 肖博雅.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凝灰岩类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35-148. |
[2] | 田亚, 李军辉, 陈方举, 李跃, 刘华晔, 邹越, 张晓扬. 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36-146. |
[3] | 唐述凯, 郭天魁, 王海洋, 陈铭. 致密储层缝内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69-177. |
[4] | 秦正山, 何勇明, 丁洋洋, 李柏宏, 孙双双. 边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及水侵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78-188. |
[5] | 曾治平, 柳忠泉, 赵乐强, 李艳丽, 王超, 高平.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25-35. |
[6] | 谢瑞, 张尚锋, 周林, 刘皓天, 姚明君, 蒋雪桂. 川东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致密储层油气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108-119. |
[7] | 刘永立, 李国蓉, 何钊, 田家奇, 李肖肖. 塔北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与台缘带展布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80-91. |
[8] | 李蓉, 苏成鹏, 贾霍甫, 石国山, 林辉, 李素华. 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03-115. |
[9] | 李承泽, 陈国俊, 田兵, 袁晓宇, 孙瑞, 苏龙. 珠江口盆地深层高温高压下的水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41-149. |
[10] | 柳忠泉, 曾治平, 田继军, 李艳丽, 李万安, 张文文, 张治恒.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甜点”成因与分布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5-28. |
[11] | 雷海艳, 郭佩, 孟颖, 齐婧, 刘金, 张娟, 刘淼, 郑雨.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及分类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42-153. |
[12] | 王素英, 张翔, 田景春, 彭明鸿, 郑潇宇, 夏永涛.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柯坪塔格组沉积演化及沉积分异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81-94. |
[13] | 张文凯, 施泽进, 田亚铭, 王勇, 胡修权, 李文杰. 川东南志留系小河坝组致密砂岩孔隙类型及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0-19. |
[14] | 孙会珠, 朱玉双, 魏勇, 高媛. CO2驱酸化溶蚀作用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136-142. |
[15] | 杨甫, 贺丹, 马东民, 段中会, 田涛, 付德亮. 低阶煤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多尺度联合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4-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