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3): 13313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03.027
• 油气田开发 • 上一篇
彭得兵1,唐海2,李呈祥3,苏春雷4,王燕2,傅春梅2
PENGDebing1,TANGHai2,LIChengxiang3,SU Chunlei4,WANGYan2,FU Chunmei2
摘要:
文中介绍了灰色关联法的基本理论与思想,通过量化分辨系数,使得关联系数、关联度和权系数的求取更为合理与准确。以X 断块油藏为例,选取了5 个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静、动态参数作为评价指标,详细阐述了各参数权系数与自身评分的计算过程,最终得到剩余油分布的综合评分。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评价。
[1] 赵加凡,陈小宏,张勤.灰关联分析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26(4):282-286. [2] 侯创业.月海油田海南3 块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110-120. [3] 沈飞,傅绍斌,任双双,等.用灰色关联法进行酸液敏感性评价[J].断块油气田,2007,14(2):56-57. [4] 谭成仟,宋子齐,吴少波.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油气储层产能[J].河南石油,2001,15(2):20-23. [5] 欧阳传湘,涂志勇,付蓉.灰色综合评判法优选压裂井[J].岩性油气藏,2009,21(3):101-104. [6] 徐凤银,朱兴珊,颜其彬,等.储层含油气性定量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4,16(4):11-17. [7] 李胜利,于兴河,高兴军,等.剩余油分布研究新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2):175-179. [8] 高兴军,于兴河,李胜利,等.利用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剩余油分布[J].石油学报,2005,26(3):60-63. [9] 东亚斌,段志善.灰色关联度分辨系数的一种新的确定方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40(4):589-592. |
[1] | 白玉彬, 李梦瑶, 朱涛, 赵靖舟, 任海姣, 吴伟涛, 吴和源.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页岩油“甜点”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10-121. |
[2] | 王义凤, 田继先, 李剑, 乔桐, 刘成林, 张景坤, 沙威, 沈晓双. 玛湖凹陷西南地区二叠系油气藏相态类型及凝析油气地球化学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49-159. |
[3] | 杨海波, 冯德浩, 杨小艺, 郭文建, 韩杨, 苏加佳, 杨皩, 刘成林.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特征及热演化史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56-166. |
[4] | 魏成林, 张凤奇, 江青春, 鲁雪松, 刘刚, 卫延召, 李树博, 蒋文龙.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深层二叠系超压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67-177. |
[5] | 徐田录, 吴承美, 张金凤, 曹爱琼, 张腾.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天然裂缝特征与压裂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35-43. |
[6]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7] | 邵威, 周道容, 李建青, 章诚诚, 刘桃. 下扬子逆冲推覆构造后缘凹陷油气富集关键要素及有利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61-71. |
[8] | 段逸飞, 赵卫卫, 杨天祥, 李富康, 李慧, 王嘉楠, 刘钰晨.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二叠系山西组页岩气源储特征及聚集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72-83. |
[9] | 王宏波, 张雷, 曹茜, 张建伍, 潘星.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盒8段河流扇沉积模式及勘探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7-126. |
[10] | 张文播, 李亚, 杨田, 彭思桥, 蔡来星, 任启强.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36-146. |
[11] | 雷涛, 莫松宇, 李晓慧, 姜楠, 朱朝彬, 王桥, 瞿雪姣, 王佳.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砂体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47-159. |
[12] | 邓远, 陈轩, 覃建华, 李映艳, 何吉祥, 陶鑫, 尹太举, 高阳.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36-144. |
[13] | 王金铎, 曾治平, 徐冰冰, 李超, 刘德志, 范婕, 李松涛, 张增宝.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流体相态及油气藏类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23-31. |
[14] | 王天海, 许多年,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98-110. |
[15] | 李毕松, 苏建龙, 蒲勇, 缪志伟, 张文军, 肖伟, 张雷, 江馀.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相控岩溶刻画及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69-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