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2): 465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2.009
姚卫江1,李兵2,3,张顺存2,史基安2
YAO Weijiang1, LI Bing 2,3, ZHANG Shuncun2, SHI Jian2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火山岩主要发育于盆地基底的石炭系以及下二叠统佳木河组, 火山岩岩性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火山角砾熔岩、流纹岩等,少见部分侵入岩(如花岗岩)。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分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并以后者占主要地位,原生储集空间相互连通性较 差,部分次生储集空间由于受后期的风化、剥蚀、淋滤等作用,发育连通性较好的储层。研究区储集岩存在2 类储层孔隙结构:Ⅰ类孔隙结构的孔隙分选性较差;Ⅱ类孔隙结构的孔隙分选性相对较好,储层物性较好,总体来讲,研究区火山岩主要发育低孔、低渗储层。由于研究区火山岩埋藏较深,勘探难度较大,储层物性随时代的变新而逐渐变好。
[1] 何登发,尹成,杜社宽,等.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构造带为例[J].地学前缘,2004,11(3):91-101. [2] 谭开俊,潘建国,姚清洲,等.车拐地区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07,19(2):41-44. [3] 陶国亮,胡文,张义杰,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北西向横断裂与油气成藏[J].石油学报,2006,27(4):23-28. [4] 潘建国,郝芳,谭开俊,等.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古生界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成藏规律[J].岩性油气藏,2007,19(2):53-57. [5] 吕锡敏,谭开俊,姚清洲,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地质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5):708-710. [6] 刘万洙,玉璞珺,门广田,等.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1):28-31. [7] 庞彦明,章凤奇,邱红枫,等.酸性火山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物性参数特征[J].石油学报,2007,28(6):72-76. [8] 刘俊田,刘媛萍,郭沫贞,等.三塘湖盆地牛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相储层特征及其成因机理[J].岩性油气藏,2009,21(2):64-69. [9] 邹才能,赵文智,贾承造,等.中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形成与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3):257-271. [10] 匡立春,薛新克,邹才能,等.火山岩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以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上盘石炭系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3):285-290. [11] 杜洋,罗明高,完颜祺琪,等.南堡凹陷第三系馆陶组火山岩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 21(2):82-86. [12] 郑和荣,李铁军,蔡立国,等.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建议[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2):156-161. |
[1] | 余琪祥, 罗宇, 段铁军, 李勇, 宋在超, 韦庆亮. 准噶尔盆地环东道海子凹陷侏罗系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45-55. |
[2] | 张天择, 王红军, 张良杰, 张文起, 谢明贤, 雷明, 郭强, 张雪锐. 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在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56-65. |
[3] | 卢科良, 吴康军,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59-168. |
[4] | 卞保力, 刘海磊,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96-105. |
[5] | 李长海, 赵伦, 刘波, 赵文琪, 王淑琴, 李建新, 郑天宇, 李伟强. 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网络连通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13-123. |
[6] | 陈叔阳, 何云峰, 王立鑫, 尚浩杰, 杨昕睿, 尹艳树.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24-135. |
[7] | 王雪柯, 王震,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54-62. |
[8] | 罗贝维, 尹继全, 胡广成, 陈华, 康敬程, 肖萌, 朱秋影, 段海岗. 阿联酋西部地区白垩系森诺曼阶高孔渗灰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63-71. |
[9] | 范蕊, 刘卉, 杨沛广, 孙星, 马辉, 郝菲, 张珊珊. 阿曼盆地A区白垩系泥岩充填型碳酸盐岩溶蚀沟谷识别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72-81. |
[10] | 刘亚明, 王丹丹, 田作基, 张志伟, 王童奎, 王朝锋, 阳孝法, 周玉冰. 巴西桑托斯盆地复杂碳酸盐岩油田火成岩发育特征及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27-137. |
[11] | 洪国良, 王红军, 祝厚勤, 白振华, 王雯雯.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块中新统Gumai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38-146. |
[12] | 唐昱哲, 柴辉, 王红军, 张良杰, 陈鹏羽, 张文起, 蒋凌志, 潘兴明. 中亚阿姆河右岸东部地区侏罗系盐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预测新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47-158. |
[13] | 王建功, 李江涛, 李翔, 高妍芳, 张平, 孙秀建, 白亚东, 左洺滔. 柴西地区新生界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相组合差异性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17. |
[14] | 宋兴国, 陈石, 杨明慧, 谢舟, 康鹏飞, 李婷, 陈九洲, 彭梓俊.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Ⅰ16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99-109. |
[15] | 倪新锋, 沈安江, 乔占峰, 郑剑锋, 郑兴平, 杨钊.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成因及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44-1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