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3): 404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3.008
甘学启1,秦启荣1,苏培东1,樊佐春2,宋文燕1,才业2
GAN Xueqi1, QIN Qirong1, SU Peidong1, FAN Zuochun2, SONG Wenyan1, CAI Ye2
摘要:
十屋油田左旋走滑构造运动开始于沙河子—营城组沉积末期,至登娄库组沉积末期时最为强烈,形成了小宽走滑带等3 个NE 向挤压走滑带。三维地震研究表明,十屋油田走滑构造样式并非单纯走滑,而是呈前期走滑后期伸展或前期走滑后期挤压的发育状态,出现了负花状、“F”型、反“Y”字型和正花状等构造样式。左旋走滑运动产生的构造样式不仅控制着十屋油田沉积沉降中心的发育,而且对油气的运聚也有着重要意义。
[1] 戴俊生,李理.油区构造分析[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33-59. [2] 刘和甫.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分类及构造样式分析[J].地球科学,1993,18(6):700-708. [3] 张延玲,杨长春,贾曙光,等.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走滑断层与油气的关系[J].地质通报,2006,25(9—10):1 152-1 155. [4] 韩立国.济阳坳陷构造体制转换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探讨[J].岩性油气藏,2009,21(1):72-74. [5] 王燮培,费琪,张家骅.石油勘探构造分析[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76-88. [6] 夏义平,刘万辉,徐礼贵,等.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石油地质,2007,6(1):17-23. [7] 于慧玲.天山南地区构造样式和演化特征分析[J].石油物探,2008,47(3):277-284. [8] 徐怀民,徐朝晖,李震华,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走滑断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08,14(2):217-222. [9] 刘玉瑞,刘启东,杨小兰,等.苏北盆地走滑断层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3):279-283. [10] 代瑜,林明强,徐涛,等.吐鲁番坳陷走滑断层特征探讨[J].特种油气藏,2009,16(5):20-24. [11] 张继春,彭仕宓,刘大听,等.高尚堡油田构造式样及油气分布规律[J].特种油气藏,2005,12(1):7-9. |
[1]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2]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3] | 秦正山, 何勇明, 丁洋洋, 李柏宏, 孙双双. 边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及水侵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78-188. |
[4] | 王小娟, 陈双玲, 谢继容, 马华灵, 朱德宇, 庞小婷, 杨田, 吕雪莹. 川西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78-87. |
[5] | 李盛谦, 曾溅辉, 刘亚洲, 李淼, 焦盼盼.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古近系平湖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49-61. |
[6] | 冯明友, 高瑞琪, 王兴志, 徐亮, 赵金, 刘小洪, 尚俊鑫. 川西南宝兴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一段白云岩储层充填序列及流体指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1-20. |
[7] | 肖玲, 陈曦, 雷宁, 易涛, 郭文杰.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80-93. |
[8] | 曾治平, 柳忠泉, 赵乐强, 李艳丽, 王超, 高平.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25-35. |
[9] | 文志刚, 罗雨舒, 刘江艳, 赵春雨, 李士祥, 田伟超, 樊云鹏, 高和婷. 陇东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47-59. |
[10] | 吕正祥, 廖哲渊, 李岳峰, 宋修章, 李响, 何文军, 黄立良, 卿元华.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云质岩储层成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26-37. |
[11] | 程丹华, 焦霞蓉, 王建伟, 庄东志, 王政军, 江山. 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古近系沙一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70-81. |
[12] | 魏钦廉, 王翀峘, 刘军峰, 胡榕, 刘美荣, 吕玉娟. 鄂尔多斯盆地樊家川地区三叠系长63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31-44. |
[13] | 崔俊, 毛建英, 陈登钱, 施奇, 李雅楠, 夏晓敏.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45-53. |
[14] | 王永骁, 付斯一, 张成弓, 范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2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20. |
[15] | 张玉晔, 高建武, 赵靖舟, 张恒, 吴和源, 韩载华, 毛朝瑞, 杨晓.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孔隙度定量恢复[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29-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