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6): 495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6.009
于雷1,陈建文1,金绍臣2,陈振波1,郭小燕3,车飞1
YU Lei1, CHEN Jianwen1, JIN Shaochen2, CHEN Zhenbo1, GUO Xiaoyan3, CHE Fei1
摘要:
在系统收集和整理彭阳地区侏罗系延7—延9 油层组和三叠系长3 油层组岩心、薄片等资料的基 础上,利用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区岩石特征、孔喉类型、储层物性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储层发育影 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以长石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主 要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等因素影响。最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该区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
[1] 何自新.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09-124. [2] 赵红格,刘池洋,王峰,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分区及其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2):173-179. [3] 吴新伟,张永平,张雁,等.宁夏彭阳地区侏罗系油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石油化工应用,2009,28(3):56-58. [4] 刘牧,刘自军,苗虎,等.宁夏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及油气勘探有利区评价[J].石油化工应用,2011,30(4):65-67. [5] 赵澄林,朱筱敏.沉积岩石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41-250. [6] 于雷,陈建文,李元,等.姬塬油田堡子湾南长4+5 储层裂缝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岩性油气藏,2011,23 (6):69-72. [7] 郝毅,陈洪德,赵俊兴,等.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沉积体系及聚煤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8,28(2):89-95. [8] 夏青松,田景春,张锦泉,等.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 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10(4):11-13. [9] 崔立伟,汤达帧,王炜,等.鄯勒地区西山窑组成岩作用及储层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2):260-265. [10] 侯宇,李斌.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前陆盆地中生界成岩作用研究[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7,30(1):1-8. [11] 朱世全,黄思静,姚鹏,等.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2 油层组高岭石胶结与储层评价[J].沉积与特堤斯地质,2006,26(1):88-91. [12] 张满郎,李熙喆,谷江锐,等.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山2 段储层精细评价[J].岩性油气藏,2010,22(3):71-77. [13] 程启贵,郭少斌,王海红,等.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6 油层组储层综合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10,32(5):415-419. [14] 孙洪志,刘吉余.储层综合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6):8-10. [15] 晁会霞,姚卫华,杨兴科,等.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在白豹油田中的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6):1-7. [16] 杨正明,张英芝,郝明强,等.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J].石油学报,2006,27(2):64-67. |
[1] | 冉逸轩, 王健, 张熠.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基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勘探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66-76. |
[2] | 屈卫华, 田野, 董常春, 郭小波, 李立立, 林斯雅, 薛松, 杨世和.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烃源岩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22-134. |
[3] | 王洪星, 韩诗文, 胡佳, 潘志浩.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预测及成藏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35-45. |
[4] | 杨为华. 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25-34. |
[5] | 何文渊, 赵莹, 钟建华, 孙宁亮.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8. |
[6] | 岑永静, 梁锋, 王立恩, 刘倩虞, 张鑫哲, 丁熊. 四川盆地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89-98. |
[7] | 杜长鹏. 松辽盆地莺山-双城断陷白垩系致密火山岩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15-124. |
[8] | 周红飞, 戴鑫, 贾敏, 张芮, 李国辉, 李楠, 杨强, 白蓉.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油气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130-138. |
[9] | 刘宗堡, 李雪, 郑荣华, 刘化清, 杨占龙, 曹松.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13. |
[10] | 刘化清, 冯明, 郭精义, 潘树新, 李海亮, 洪忠, 梁苏娟, 刘彩燕, 徐云泽. 坳陷湖盆斜坡区深水重力流水道地震响应及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LHP地区嫩江组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1-12. |
[11] | 符勇, 李忠诚, 万谱, 阙宜娟, 王振军, 吉雨, 黄礼, 罗静兰, 鲍志东. 三角洲前缘滑塌型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青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98-208. |
[12] | 曹思佳, 孙增玖, 党虎强, 曹帅, 刘冬民, 胡少华. 致密油薄砂体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实效——以松辽盆地敖南区块下白垩统泉头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39-247. |
[13] | 袁选俊, 周红英, 张志杰, 王子野, 成大伟, 郭浩, 张友焱, 董文彤.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11. |
[14] | 梁志凯, 李卓, 李连霞, 姜振学, 刘冬冬, 高凤琳, 刘晓庆, 肖磊, 杨有东.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孔径多重分形特征与岩相的关系[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22-35. |
[15] | 胡贺伟, 李慧勇, 许鹏, 陶莉, 华晓莉. 断裂密集带油气差异富集主控因素探讨——以歧口凹陷歧南断阶带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5): 34-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