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6, Vol. 28 ›› Issue (6): 134139.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6.018
• 讨论与争鸣 • 上一篇
李传亮1,朱苏阳1,聂旷2,邓鹏1,刘东华3
Li Chuanliang1, Zhu Suyang1, Nie Kuang2, Deng Peng1, Liu Donghua3
摘要: 压汞法是研究岩石孔隙结构的重要方法。前人认为,常规压汞法只能确定岩石的孔隙大小及分布,恒速压汞法扩展了常规压汞法的功能,可以用来确定岩石孔隙的孔喉参数。根据本文的研究,恒速压汞法扩展的功能是对压力数据“噪音”的误读。岩石的孔隙为三维互连网络,不存在孔道和喉道的概念,每一个孔隙周围都有大小孔隙与其相连,汞液不会经过喉道才能进入孔道,而是先进入大孔隙,再进入小 孔隙。恒速压汞曲线的锯齿状特征,也不是岩石孔喉特征的反映,而是压汞仪器的机械原因所产生的压力波动。油井从岩石孔隙中采油时压力也产生波动,但波动不是因为岩石孔隙的孔喉特征所致。
[1]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2] | 周自强, 朱正平, 潘仁芳, 董於, 金吉能. 基于波形相控反演的致密砂岩储层模拟预测方法——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南部古近系孔二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77-86. |
[3]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4] | 杨润泽, 赵贤正, 刘海涛, 李宏军, 赵长毅, 蒲秀刚.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生界源内和源下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10-125. |
[5] | 马东烨, 陈宇航, 赵靖舟, 吴伟涛, 宋平, 陈梦娜.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河流相砂体构型要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63-73. |
[6] | 程丹华, 焦霞蓉, 王建伟, 庄东志, 王政军, 江山. 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古近系沙一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70-81. |
[7] | 郭美洁, 时保宏, 董雄英, 李昊东, 何川. 黄骅坳陷埕海斜坡古近系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82-92. |
[8] | 崔俊, 毛建英, 陈登钱, 施奇, 李雅楠, 夏晓敏.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45-53. |
[9] | 马正武, 官大勇, 王启明, 刘尧均, 李晓辉. 辽中凹陷古近系东三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31-140. |
[10] | 董敏, 郭伟, 张林炎, 吴中海, 马立成, 董会, 冯兴强, 杨跃辉. 川南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43-51. |
[11] | 徐诗雨, 林怡, 曾乙洋, 赵春妮, 何开来, 杨京, 黎洋, 祝怡. 川西北双鱼石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气水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63-72. |
[12] | 熊加贝, 何登发. 全球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87-200. |
[13] | 王永骁, 付斯一, 张成弓, 范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2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20. |
[14] | 赵小萌, 郭峰, 彭晓霞, 张翠萍, 郭岭, 师宇翔. 鄂尔多斯盆地安边地区延10砂质辫状河相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4-134. |
[15] | 杜江民, 龙鹏宇, 秦莹民, 张桐, 马宏宇, 盛军.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E32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