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4): 9499.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4.017
赵小强,万友利,易超,张世懋,贺勇
ZHAO Xiaoqiang, WAN Youli, YI Chao, ZHANG Shimao, HE Yong
摘要:
延长组长8 段是姬塬油田开发的主力油层,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储层的平面非 均质性已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制约因素,因此对沉积相展布的精细描述显得非常重要。文中通过物源及 相标志分析,认为延长组长8 段受西北和东北2 个方向物源的控制,经历了三角洲平原向三角洲前缘的 过渡,沉积了纵向上叠置、横向上连片的分流河道砂体。在此基础上,对长81层不同亚相及不同物源控制下的砂体物性进行了对比,得出长81层三角洲平原的砂体物性比三角洲前缘的砂体物性好,受西北物源控制的砂体物性比受东北物源控制的砂体物性好。最后,对长8 段有利储集相带进行了预测,认为姬塬油 田西北方向的储集物性较好,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1] 窦伟坦,侯明才,陈洪德,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6):686-692. [2] 卢进才,李玉宏,魏仙样,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与资源潜力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6):928-932. [3] 王昌勇,郑荣才,王成玉,等.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中段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2):84-89. [4] 史建南,郑荣才,韩永林,等.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 油层组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21(3):129-133. [5] 王道富,付金华,雷启鸿,等.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与展望[J].岩性油气藏,2007,19(3):126-130. [6] 王纹婷,郑荣才,王成玉,等.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 油层组物源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9,21(4):41-46. [7] 罗静兰,魏新善,姚泾利,等.物源与沉积相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优质储层的控制[J].地质通报,2010,29(6):811-820. [8] 罗静兰,李忠兴,史成恩,等.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 油层组的沉积体系与物源方向[J].地质通报,2008,27(1):101-111. [9] 银晓,罗顺社,李鑫,等.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 时期物源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8,20(3):59-63. [10] 聂永生,田景春,夏青松,等.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5):4-7. [11] 杨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及含油性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4. [12] 韩永林,王成玉,王海红,等.姬塬地区长8 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J].沉积学报,2009,27(4):45-52. [13] 张东阳.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 油层组沉积相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14] 杨守业,李从先. REE 示踪沉积物物源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2):164-167. [15] 宋凯,吕剑文,杜金良,等.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J].古地理学报,2002,4(3):59-66. [16] 苟亚西,廖明光,王显财.自然伽马曲线在我国南方Ah 油田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0,5:22-24. [17] 蔺宏斌,侯明才,陈洪德,等.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6):674-680. |
[1] |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
[2] | 易珍丽, 石放,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56-66. |
[3] | 张磊, 李莎, 罗波波, 吕伯强, 谢敏, 陈新平, 陈冬霞, 邓彩云. 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57-70. |
[4] | 唐述凯, 郭天魁, 王海洋, 陈铭. 致密储层缝内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69-177. |
[5] | 西智博, 廖建平, 高荣锦, 周晓龙, 雷文文. 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北部构造演化解析及油气成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27-136. |
[6] | 刘仁静, 陆文明.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80-188. |
[7] | 夏明军, 邵新军, 杨桦, 王忠生, 李之宇, 张超前, 原瑞娥, 法贵方. 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37-44. |
[8] | 李恒萱, 温志新, 宋成鹏, 刘祚冬, 季天愚, 沈一平, 耿珂. 塞内加尔盆地演化过程与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45-53. |
[9] | 王雪柯, 王震,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54-62. |
[10] | 刘计国, 周鸿璞, 秦雁群, 邹荃, 郑凤云, 李早红, 肖高杰. 非洲Muglad盆地Fula凹陷白垩系AG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82-91. |
[11] | 洪国良, 王红军, 祝厚勤, 白振华, 王雯雯.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块中新统Gumai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38-146. |
[12] | 赵长虹, 孙新革, 卢迎波, 王丽, 胡鹏程, 邢向荣, 王桂庆. 薄层超稠油驱泄复合开发蒸汽腔演变物理模拟实验[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61-168. |
[13] | 聂礼尚, 马静辉, 唐小飞, 杨智, 张婉金, 李鸿蕊. 准噶尔盆地东部帐篷沟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81-91. |
[14] | 钱真, 毛志强, 郑伟, 黄远军, 陈立峰, 曾慧勇, 李岗, 宋嫒. 井间单套缝洞型油藏橡胶颗粒调剖堵水实验[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61-168. |
[15] | 白杨, 张晓磊, 刚文哲, 张忠义, 杨尚儒, 庞锦莲, 曹晶晶, 侯云超.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特征及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66-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