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2): 2630.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2.004
付宪弟1,王胜男2,张亮3,赵庆海4,丛琳5
FU Xiandi1, WANG Shengnan2, ZHANG Liang3, ZHAO Qinghai4, CONG Lin5
摘要:
运用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和物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类型、物性特征及含油性特征等。 结果表明:榆树林— 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为河控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等 8 种沉积微相类型。 通过单井垂向层序、平面沉积微相及储层含油性与沉积微相类型关系的分析,认为葡萄花油层经历了早期基准面下降后期基准面上升的沉积演化过程,且沉积微相类型控制了储层的含油性。 研究成果对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董艳蕾,朱筱敏,胡廷惠,等.泌阳凹陷核三段地震沉积学研究[J].地学前缘,2011,18(2):284-293. [2] 翟中喜,陆建林,胡望水,等.泌阳凹陷新生代构造控油规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0,32(3):43-46. [3] 刘启亮,罗顺社,刘良刚,等.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沉积体系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31(1):48-52. [4] 彭勇民,周子勇,曾联波,等.南阳地区泌阳凹陷沉积相展布与油气勘探[J].中国地质,2012,39(1):119-126. [5] 王敏芳,焦养泉,任建业,等.沉积盆地中古地貌恢复的方法与思路———以准噶尔盆地西山窑组沉积期为例[J].新疆地质,2006,24(3):326-330. [6] 吴嘉鹏,王英民,马贵明,等.孟加拉扇某区块地层层序划分及典型地震相识别[J].岩性油气藏,2010,22(2):69-73. [7] 郭伟,李小刚,刘尚军,等.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三工河组下段地震相-沉积相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24(2):11-15. [8] 朱筱敏,刘长利,张义娜,等.地震沉积学在陆相湖盆三角洲砂体预测中的应用[J].沉积学报,2009,27(5):915-921. [9] 常景慧,冉崎,黄天俊,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段地震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天然气工业,2012,32(3):38-41. [10] 胡明毅,吴玉坤,徐艳霞,等.西湖凹陷深层宝石组沉积相特征及沉积相模式[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1,33(8):1-6. [11] 曹卿荣,李佩,孙凯,等.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刻画河道砂体[J].岩性油气藏,2007,19(2):93-96. [12] 凌云研究组.基本地震属性在沉积环境解释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勘探,2003,38(6):642-653. |
[1] | 白玉彬, 李梦瑶, 朱涛, 赵靖舟, 任海姣, 吴伟涛, 吴和源.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页岩油“甜点”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10-121. |
[2] | 洪智宾, 吴嘉, 方朋, 余进洋, 伍正宇, 于佳琦. 纳米限域下页岩中可溶有机质的非均质性及页岩油赋存状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60-168. |
[3] | 王子昕, 柳广弟, 袁光杰, 杨恒林, 付利, 王元, 陈刚, 张恒.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特征及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33-144. |
[4] | 徐田录, 吴承美, 张金凤, 曹爱琼, 张腾.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天然裂缝特征与压裂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35-43. |
[5] | 曹江骏, 王茜, 王刘伟, 李诚, 石坚, 陈朝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58-171. |
[6] | 邵威, 周道容, 李建青, 章诚诚, 刘桃. 下扬子逆冲推覆构造后缘凹陷油气富集关键要素及有利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61-71. |
[7] | 何文渊, 赵莹, 钟建华, 孙宁亮.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8. |
[8] | 白雪峰, 李军辉, 张大智, 王有智, 卢双舫, 隋立伟, 王继平, 董忠良.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富集条件[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52-64. |
[9] | 邓远, 陈轩, 覃建华, 李映艳, 何吉祥, 陶鑫, 尹太举, 高阳.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36-144. |
[10] | 刘海磊, 朱永才, 刘龙松, 尹鹤, 王学勇, 杜小弟. 准噶尔盆地阜康断裂带上盘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90-101. |
[11] | 曾旭, 卞从胜, 沈瑞, 周可佳, 刘伟, 周素彦, 汪晓鸾.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页岩油储层非线性渗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40-50. |
[12] | 柳忠泉, 赵乐强, 曾治平, 田继军, 李正强, 罗锦昌, 胡美玲. 准噶尔盆地阜康断裂带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成藏条件[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26-137. |
[13] | 肖玲, 陈曦, 雷宁, 易涛, 郭文杰.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80-93. |
[14] | 完颜泽, 龙国徽, 杨巍, 柴京超, 马新民, 唐丽, 赵健, 李海鹏.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及其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94-102. |
[15] | 文志刚, 罗雨舒, 刘江艳, 赵春雨, 李士祥, 田伟超, 樊云鹏, 高和婷. 陇东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47-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