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6): 11712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6.022
成良丙1,2,杨军1,2,冯顺彦2,3,丁黎1,2,马静1,2
CHENG Liangbing1,2, YANG Jun 1,2, FENG Shunyan 2,3, DING Li 1,2, MA Jing 1,2
摘要:
影响特低渗油田油井产能的因素较多,核心因素为储层孔隙空间、渗透率和含油性。以姬塬油田 H195 井区为例,通过初期产能与各测井参数相关性分析,寻找能反映储层特征的测井参数,建立产能系 数法和综合指数法产能预测模型。通过对2 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产能预测技术从单井转向 单砂层,得到层内连续的产能评价参数,以此优选主力层及主力贡献段,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
[1] 汪伶俐,淡卫东,辛红刚,等.姬塬地区长6 油层组进积型三角洲识别及古地理演化[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3,35(2):11-15. [2] 公繁浩,鲍志东,季汉成,等.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6 段储层成岩非均质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41(3):639-646. [3] 许杰,董宁,朱成宏,等.致密砂岩地震预测在水平井轨迹设计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6):909-913. [4] 梁红革,杨柳,肖千祝.喇嘛甸油田断层区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14):139-140. [5] 冯顺彦,何永宏,李书恒,等.产能快速预测新技术探索———以华庆油田白455 区长81油藏为例[J].低渗透油气田,2011,(3):65-69. [6] 李高仁,石玉江,周金昱,等.华庆油田长6 超低渗透油层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低渗透油气田,2011,(1):25-31. [7] 易超,丁晓琪,葛鹏莉,等.利用测井资料对镇泾油田长8 油藏进行产能预测[J].岩性油气藏,2010,22(4):104-108. [8] 朱保定,周金昱.镇北油田长81储层特征及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低渗透油气田,2011,(3):28-32. [9] 石玉江,郭浩鹏,李高仁,等.陇东地区特低渗透油藏测井精细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6):52-55. [10] 杨永兴,李涛,马良杰,等.华庆油田B168 井区初期产量地质影响因素分析[J].低渗透油气田,2011,(3):91-95. [11] 胡海涛,吴晓明,龙慧,等.环江油田长6 储层特征与测井产能评价[J].测井技术,2012,36(6):647-651. [12] 叶双江,姜汉桥,陈民锋.基于灰色关联与神经网络技术的水平井产能预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33(3):53-55. [13] 谭成仟,宋子齐,吴少波.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油气储层产能[J].河南石油,2001,15(2):20-23. [14] 张丽华,潘保芝,庄华,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压裂后产能测井预测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2012,36(1):101-105. |
[1] | 夏茂龙, 张本健, 曾乙洋, 贾松, 赵春妮, 冯明友, 李勇, 尚俊鑫. 川中地区蓬莱气田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50-60. |
[2] | 薄尚尚, 田继先, 李曜良, 王晔桐, 王昊, 孙国强.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99-112. |
[3] | 黄彦庆, 刘忠群, 王爱, 肖开华, 林恬, 金武军.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气甜点类型与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21-30. |
[4] | 王亮, 苏树特, 马梓柯, 蒲静, 姚蔺芳, 刘宇, 罗洋. 川中地区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9-31. |
[5] | 阮蕴博, 周刚, 霍飞, 孙豪飞, 郭佩, 罗涛, 蒋华川, 文华国.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源储特征及配置关系[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139-151. |
[6] | 苏亦晴, 杨威, 金惠, 王志宏, 崔俊峰, 朱秋影, 武雪琼, 白壮壮. 川西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深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86-99. |
[7] | 康家豪, 王兴志, 谢圣阳, 曾德铭, 杜垚, 张芮, 张少敏, 李阳. 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岩相类型及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53-65. |
[8] | 李璐萍, 梁金同, 刘四兵, 郭艳波, 李堃宇, 和源, 金九翔. 川中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白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39-48. |
[9] | 何绪全, 黄东, 赵艾琳, 李育聪.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指标体系[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129-137. |
[10] | 姚军, 乐幸福, 陈娟, 苏旺, 张永峰. 基于拟三维多属性反演的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48-257. |
[11] | 王威.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高效成藏模式探讨[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3): 27-34. |
[12] | 陈志强, 吴思源, 白蓉, 雷刚. 基于流动单元的致密砂岩气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以川中广安地区须家河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6): 76-83. |
[13] | 王鹏, 沈忠民, 何崇康, 陈刚, 潘树林, 王君泽. 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5): 19-27. |
[14] | 周启伟,李 勇,汪正江,余 谦,王锦程,王伟明.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家河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6): 45-51. |
[15] | 倪 超,杨家静,陈 薇,林建,厚刚福,王 勇. 致密灰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大安寨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6): 38-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