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8, Vol. 20 ›› Issue (2): 485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2.008
王辉, 王凤琴
WANG Hui, WANG Fengqin
摘要:
运用甘谷驿油田共大滩区油藏地质、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测试资料, 建立了长6 段层内、层间及平面3 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模式, 描述了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油气分布规律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研究表明, 长6 段宏观非均质性强, 层内油气主要富集在正韵律砂体的下部和反韵律砂体的上部; 平面油气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平原和前缘分流河道砂体中; 层间油气富集程度与纵向上层间旋回性基 本一致, 在物性好、非均质性相对较弱的长6 段Ⅰ砂组富集, 同时认为, 长6 段宏观非均质性控制平面和垂向上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 1] 林承焰, 谭丽娟, 于翠玲.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Ⅰ)———非均质控油理论的由来[ 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2) : 16- 21. [ 2] 林承焰, 谭丽娟, 于翠玲.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Ⅱ)———非均质控油理论的由来[ 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3) : 14- 22. [ 3] 庞雯, 郭德运, 赵靖舟, 等.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 J]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40( 5) : 96- 99. [ 4] 夏位荣, 张占峰, 程时清.油气田开发地质学[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10- 12. [ 5] 刘化清, 袁剑英, 李相博, 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1) : 52- 56. [ 6] 庞雯, 郭德运, 赵靖舟, 等.陕北甘谷驿油田东区延长组长6 油层沉积相特征[ 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9( 5) : 25- 27. [ 7] 庞雯, 郭德运, 赵靖舟, 等.甘谷驿油田延长组长6 油层沉积特征[ J]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4( 4) : 465- 468. [ 8] 侯加根, 焦巧平, 幸华刚, 等.大港段六拨油田网状河沉积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25( 4) : 399- 402. [ 9] 戴启德, 黄玉杰.油田开发地质学[M] .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 294- 298. [ 10] 李红南, 徐怀民, 许宁, 等.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以辽河西部凹陷齐 9—欢 50 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 4) : 404- 408. [ 11] 张荻楠, 刘淑琴.特低渗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0, 19( 5) : 7- 12. |
[1] | 周自强, 朱正平, 潘仁芳, 董於, 金吉能. 基于波形相控反演的致密砂岩储层模拟预测方法——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南部古近系孔二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77-86. |
[2] | 张磊, 李莎, 罗波波, 吕伯强, 谢敏, 陈新平, 陈冬霞, 邓彩云. 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57-70. |
[3] | 方旭庆, 钟骑, 张建国, 李军亮, 孟涛, 姜在兴, 赵海波.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旋回地层学分析及地层划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9-30. |
[4] | 冯斌, 黄晓波, 何幼斌, 李华, 罗进雄, 李涛, 周晓光. 渤海湾盆地庙西北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源-汇系统重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84-95. |
[5] | 朱康乐, 高岗, 杨光达, 张东伟, 张莉莉, 朱毅秀, 李婧. 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46-157. |
[6] | 西智博, 廖建平, 高荣锦, 周晓龙, 雷文文. 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北部构造演化解析及油气成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27-136. |
[7] | 王亚, 刘宗宾, 路研, 王永平, 刘超. 基于SSOM的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及生产应用——以渤海湾盆地F油田古近系沙三中亚段湖底浊积水道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60-169. |
[8] | 牛成民, 惠冠洲, 杜晓峰, 官大勇, 王冰洁, 王启明, 张宏国. 辽中凹陷西斜坡古近系东三段湖底扇发育模式及大油田发现[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33-42. |
[9] | 李盛谦, 曾溅辉, 刘亚洲, 李淼, 焦盼盼.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古近系平湖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49-61. |
[10] | 胡望水, 高飞跃, 李明, 郭志杰, 王世超, 李相明, 李圣明, 揭琼. 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单元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92-99. |
[11] | 张振华, 张小军, 钟大康, 苟迎春, 张世铭.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南翼山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29-39. |
[12] | 曾旭, 卞从胜, 沈瑞, 周可佳, 刘伟, 周素彦, 汪晓鸾.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页岩油储层非线性渗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40-50. |
[13] | 郑彬, 董翱, 张源智, 张毅, 苏珊, 张士超, 樊津津, 骆垠山.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流体压力建场过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59-67. |
[14] | 完颜泽, 龙国徽, 杨巍, 柴京超, 马新民, 唐丽, 赵健, 李海鹏.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及其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94-102. |
[15] | 黄军立, 张伟, 刘力辉, 蔡国富, 曾有良, 孟庆友, 刘浩.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三元地震构形解释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03-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