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综合应用测井、岩心、地震剖面等资料,分析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南部H31层序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共识别出3种主要的沉积体系:三角洲、湖泊及深水重力流、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H31 层序不同位置的体系域单元所包含的沉积相类型, 结合层序内部各体系域单元的砂岩等厚图所反映出的空间展布特征,可分析研究区沉积物的物源通道及主要的供给方向。
null |
[1] | 何文渊, 陈可洋.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11. |
[2] | 史卜庆, 丁梁波, 马宏霞, 孙辉, 张颖, 许小勇, 王红平, 范国章. 东非海域大型深水沉积体系及油气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0-17. |
[3] | 罗群, 张泽元, 袁珍珠, 许倩, 秦伟. 致密油甜点的内涵、评价与优选——以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白垩系下沟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12. |
[4] | 李甜, 代宗仰, 李阳, 黄蕾, 宫振超, 赵晓阳, 周晓龙, 黄澜.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湖相白云岩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75-85. |
[5] | 张晓钊, 吴静, 彭光荣, 许新明, 郑小波. 恩平凹陷南带中新统河流-波浪联控沉积体系及其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95-104. |
[6] | 张梦琳, 李郭琴, 何嘉, 衡德. 川西南缘天宫堂构造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41-151. |
[7] | 熊加贝, 何登发. 全球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87-200. |
[8] | 邵晓州, 王苗苗, 齐亚林, 贺彤彤, 张晓磊, 庞锦莲, 郭懿萱.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长8油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59-69. |
[9] | 王乔, 宋立新, 韩亚杰, 赵会民, 刘颖.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02-113. |
[10] | 王素英, 张翔, 田景春, 彭明鸿, 郑潇宇, 夏永涛.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柯坪塔格组沉积演化及沉积分异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81-94. |
[11] | 张治恒, 田继军, 韩长城, 张文文, 邓守伟, 孙国祥.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16-126. |
[12] | 高计县, 孙文举, 吴鹏, 段长江.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神府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21-130. |
[13] | 王德英, 于娅, 张藜, 史盼盼. 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大型岩性油气藏成藏关键要素[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1-10. |
[14] | 杨占龙, 沙雪梅, 魏立花, 黄军平, 肖冬生. 地震隐性层序界面识别、高频层序格架建立与岩性圈闭勘探——以吐哈盆地西缘侏罗系—白垩系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13. |
[15] | 卞晓冰, 侯磊, 蒋廷学, 高东伟, 张驰. 深层页岩裂缝形态影响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61-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