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2): 626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02.011
陈浩如1,郑荣才1,文华国1,罗清林2,张海杰3,余洋3
CHEN Haoru1, ZHENG Rongcai1,WEN Huaguo1, LUO Qinglin2, ZHANG Haijie3, YU Yang3
摘要:
石炭统黄龙组为南大巴山前缘天然气主力产层。文中以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岩心物性、孔隙结构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综合前人的观点,对南大巴山前缘地区黄龙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确定该地区黄龙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微晶一粉晶灰岩、含生屑微晶灰岩、去云化粉一细晶次生灰岩、残余颗粒粉一细晶白云岩和岩溶角砾岩:对储层发育有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破裂作用和该地区石炭系特有的古岩溶作用。并主要讨论了岩石类型、白云岩化以及岩溶作用对黄龙组储层发育的影响。
[1] 郑荣才,彭军,高红灿.渝东黄龙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古岩溶特征和岩溶旋回[J].地质地球化学,2003,31(1):28-35. [2] 文华国,郑荣才,文其兵,等.南大巴山前缘黄龙组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2009,39(5):789-795. [3] 文华国,郑荣才,沈忠民,等.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J].地质论评,2009,55(6):816-826. [4] 郑荣才,李德敏,张梢楠.川东黄龙组天然气储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J].沉积学报,1995,13(增刊):1-9. [5] 肖松,夏敏全,王大勋,等.川东邻北构造石炭系储层储集特征评价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4):28-31. [6] 郑荣才,李德敏,张梢楠.川东黄龙组碳酸盐岩角砾岩成因及其研究意义[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23(1):8-18. [7] 胡忠贵,郑荣才,周刚,等.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研究[J].岩石学报,2008,24(6):1 369-1 378. [8] 王一刚,文应初,刘志坚.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孔隙演化中的古岩溶和埋藏溶解作用[J].天然气工业,1996,16(6):18-23. [9] 王芙蓉,陈振林,王雪莲.川东北地区石炭系成岩作用及储集性[J].海相油气地质,2004,9(1-2):91-96,150-153. [10] 杨天泉,梅清,张红梅,等.四川盆地芭蕉场石炭系储层特征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29(3):1-5. [11] 党录瑞,郑超,李瑜,等.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有利储集相带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8,29(3):9-12. [12] 郑荣才,文华国,李伟,等.川东—渝北地区黄龙组储层成岩系统研究[J].石油学报,2010,30(2):237-245. |
[1] | 赵军, 李勇, 文晓峰, 徐文远, 焦世祥. 基于斑马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预测页岩地层压力[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2-22. |
[2] | 孙辉, 范国章, 王红平, 丁梁波, 左国平, 马宏霞, 庞旭, 许小勇. 东非鲁伍马盆地中始新统深水沉积特征及层序界面识别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06-116. |
[3] | 何雁兵, 肖张波, 郑仰帝, 刘君毅, 易浩, 赵庆, 张月霞, 贺勇. 珠江口盆地陆丰13洼转换带中生界陆丰7-9潜山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8-28. |
[4] | 黄军立, 张伟, 刘力辉, 蔡国富, 曾有良, 孟庆友, 刘浩.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三元地震构形解释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03-112. |
[5] | 贺勇, 邱欣卫, 雷永昌, 谢世文, 肖张波, 李敏. 珠江口盆地陆丰13东洼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74-82. |
[6] | 张卫卫, 刘军, 刘力辉, 张晓钊, 白海军, 杨登锋.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岩性预测技术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18-125. |
[7] | 李承泽, 陈国俊, 田兵, 袁晓宇, 孙瑞, 苏龙. 珠江口盆地深层高温高压下的水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41-149. |
[8] | 柳忠泉, 曾治平, 田继军, 李艳丽, 李万安, 张文文, 张治恒.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甜点”成因与分布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5-28. |
[9] | 张威, 李磊, 邱欣卫, 龚广传, 程琳燕, 高毅凡, 杨志鹏, 杨蕾. A/S对断陷湖盆三角洲时空演化的控制及数值模拟——以珠江口盆地陆丰22洼古近系文昌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31-141. |
[10] | 张晓钊, 吴静, 彭光荣, 许新明, 郑小波. 恩平凹陷南带中新统河流-波浪联控沉积体系及其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95-104. |
[11] | 赵军, 韩东, 何胜林, 汤翟, 张涛. 基于水气比计算的低对比度储层流体性质识别[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28-136. |
[12] | 向巧维, 李小平, 丁琳, 杜家元.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高自然伽马砂岩形成机制及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93-103. |
[13] | 罗泽, 谢明英, 梁杰, 涂志勇, 侯凯. 地震伪井速度点宏观校正方法与应用——以珠江口盆地M气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15-121. |
[14] | 杜旭林, 戴宗, 辛晶, 李海龙, 曹仁义, 罗东红. 强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三维水驱物理模拟实验[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141-148. |
[15] | 杨占龙, 沙雪梅, 魏立花, 黄军平, 肖冬生. 地震隐性层序界面识别、高频层序格架建立与岩性圈闭勘探——以吐哈盆地西缘侏罗系—白垩系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