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3): 12412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03.025
刘云1, 卢渊1,伊向艺1,张俊良2,张锦良3,王振喜4
LIU Yun1,LU Yuan1,YI Xiangyi1, ZHANG Junliang2, ZHANG Jinliang3,WANG Zhenxi4
摘要:
水合物的生成给天然气的开采、集输等过程带来很多困难,预测模型的建立是水合物防治急需解决的难题。该文阐述了4 种常用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利用统计热力学原理建立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模型,分析影响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5 种主要因素:气体组成、温度和压力、离子浓度、酸性气体、抑制剂加入。以罗家寨气藏为应用实例,其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水合物预测模型的建立对水合物防治,指导天然气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1] 胡顺渠.天然气水合物预测综合模型及其应用[D].成都:西南石油学院,2003. [2] 戚斌.含硫气藏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预测及防治[J].天然气工业,2009,29(6):89-90. [3] 邱奎.天然气水合物的预测与防治措施[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4):17-18. [4] 李玉星,邹德永,冯叔.高压下预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方法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2,22(4):91-94. [5] 喻西崇,赵金洲,郭建春.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模型的比较[J].油气储运,2002,21(1):20-24. [6] 郭平,刘士鑫,杜建芬.天然气水合物气藏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7] 杜乐天.从新世纪独联体有关地球排气和油气成因理论进展所得到的启示[J].岩性油气藏,2009,21(4):6-8. [8] 付广,郭杜军.徐家围子断陷盖层分布对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J].岩性油气藏,2009,21(3):7-10. [9] 黄籍中.四川盆地页岩气与煤层气勘探前景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9,21(2):116-120. [10] 李景明,李东旭,杨冬,等.中国岩性地层气藏的勘探前景[J].岩性油气藏,2007,17(4):1-8. [11] 付广,刘博,吕延防.泥岩盖层对各种相态天然气封闭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岩性油气藏,2008,20(1):21-26. |
[1] | 肖博雅.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凝灰岩类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35-148. |
[2] | 周洪锋, 吴海红,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85-97. |
[3] | 李凌, 张照坤, 李明隆, 倪佳, 耿超, 唐思哲, 杨文杰, 谭秀成. 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32-46. |
[4] | 姚海鹏, 于东方, 李玲, 林海涛. 内蒙古地区典型煤储层吸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8. |
[5] | 宁从前, 周明顺, 成捷, 苏芮, 郝鹏, 王敏, 潘景丽.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砂砾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67-274. |
[6] | 黄杰, 杜玉洪, 王红梅, 郭佳, 单晓琨, 苗雪, 钟新宇, 朱玉双. 特低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赋存特征——以二连盆地阿尔凹陷腾一下段储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5): 93-101. |
[7] | 山鑫杰, 王飞宇, 刘念, 冯伟平, 江涛, 杜喜, 程志强, 李思嘉, 李月. 二连盆地呼仁布其凹陷南洼下白垩统烃源岩分布特征与油源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04-114. |
[8] | 张以明, 陈树光, 崔永谦, 田建章, 王鑫, 王孟华.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安山岩岩相展布及储层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6): 1-9. |
[9] | 魏巍, 朱筱敏, 朱世发, 何明薇, 吴健平, 王名巍. 阿南凹陷腾格尔组凝灰质混积岩岩相及储集空间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68-76. |
[10] | 赵贤正, 王权, 淡伟宁, 王文英, 乔晓霞, 任春玲. 二连盆地白垩系地层岩性油藏的勘探发现及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1-9. |
[11] | 肖阳, 张少华, 魏岩, 杨明慧, 陈玉婷, 潘娟.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边界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44-50. |
[12] | 赵志刚, 王飞宇, 王洪波, 王名巍, 王浩, 蓝宝峰.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烃源岩有机相与烃源灶[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28-35. |
[13] | 王浩, 王飞宇, 降栓奇, 吴忠, 邢雅文, 蓝宝峰.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族划分[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36-43. |
[14] | 何明薇, 朱筱敏, 朱世发, 魏巍, 吴健平, 王名巍. 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阿尔善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77-86. |
[15] | 李啸, 刘海磊, 王学勇, 卞保力, 杨帆, 陈刚强. 坡折带砂体成因及分布规律——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1): 35-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