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森林,刘琳,徐雷
REN Sen-lin, LIU Lin, XU Lei
摘要:
断层在油气运移成藏过程中起双重作用,断层开启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断层封闭为油气藏形成 提供遮挡,因此评价断层封闭性对油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目前研究断层封闭性方法很多,归纳统计可分 为岩性角度、力学角度、流体性质、流体包裹体与综合评价五大类。该文选取这五大类断层封闭性研究方 法和部分专家的研究实例,详细阐述各类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情况,系统总结断层封闭性研究方 法,有助于正确评价断层封闭性。
[1] 宋来明,贾达吉,徐强,等.断层封闭性研究进展[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5):13-16. [2] Smith D A. Theoratical consideration of sealing and non-sealing faults[J]. AAPG Bulletin,1966,50(2):363-371. [3] 赵密福,李阳,张煜,等.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及断层的封闭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7-9. [4] 李文学,张志坚.断层侧向封闭形成的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2):101-103. [5] 王晓红,郭秋麟,米石云,等.预测断层封堵性的FAPS 软件系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5):37-38. [6] 赵密福,李阳,李东旭,等.泥岩涂抹定量研究[J].石油学报,2005,26(1):60-62. [7] Yielding G,Freeman B,Needham D T. Quantitative Fault Seal Prediction[J]. AAPG Bulletin,1997,81(6):897-917. [8] 崔艳敏,陆正元,钟伟.肇州油田芳169 区块断层封堵性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8,20(3):83-88. [9] 吕延防,张发强,吴春霞,等.断层涂抹层分布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1):30-32. [10] 周庆华.从断裂带内部结构探讨断层封闭性[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6):1-3. [11] 周新桂,孙宝珊,谭成轩,等.现今地应力与断层封闭效应[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5): 127-130. [12] 付广,刘洪霞,段海风.断层不同输导通道封闭机理及其研究方法[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4):404-408. [13] 白新华,罗群.利用异常地层压力参数判断断层封闭性[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2):13-15. [14] 徐樟有,宋丽,吴欣松,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典型气藏解剖与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8,20(1):75-82. [15] 陈世加,冉乙钧,路俊刚,等.红车断裂带断层封闭性的地球化学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21-24. [16] 侯读杰,朱俊章,唐友军,等.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断层的封闭性[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0(1):97-101. [17] 李云,时志强.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8,20(1):27-32. [18] 沈传波,李祥权,杜学斌.流体包裹体在油田断裂研究中的某些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22(4):4-6. [19] 马中良,曾溅辉,赵乐强,等.断层物性和倾角变化对济阳坳陷斜坡带油气运聚影响的实验模拟[J].岩性油气藏,2008,20(3):109-113. [20] 王冰洁,何生,倪军娥,等.板桥凹陷钱圈地区主干断裂活动性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8,20(1):75-82. [21] 周新桂,陈永峤,操成杰,等.笔架岭油田断层封闭性定量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25(2):32-34. [22] 张立宽,罗晓容,廖前进,等.断层连通概率法定量评价断层的启闭性[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2):181-189. |
[1] | 闫建平, 来思俣, 郭伟, 石学文, 廖茂杰, 唐洪明, 胡钦红, 黄毅. 页岩气井地质工程套管变形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4. |
[2] | 周浩, 梁利侠. 水平井探测半径计算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57-168. |
[3] | 杨兆臣, 卢迎波, 杨果, 黄纯, 弋大琳, 贾嵩, 吴永彬, 王桂庆. 中深层稠油水平井前置CO2蓄能压裂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78-184. |
[4] | 马奎前, 刘东, 黄琴. 渤海旅大油田新近系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152-161. |
[5] | 蔡晖, 屈丹, 陈民锋. 组合井网储量动用规律及水平井加密合理技术策略——以渤海HD油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47-155. |
[6] | 张运来, 陈建波, 周海燕, 张吉磊, 章威. 海上底水油藏水平井水驱波及系数定量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46-153. |
[7] | 杜旭林, 戴宗, 辛晶, 李海龙, 曹仁义, 罗东红. 强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三维水驱物理模拟实验[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141-148. |
[8] | 姜瑞忠, 张春光, 郜益华, 耿艳宏, 余辉, 李昊远.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分形非线性渗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18-126. |
[9] | 安杰, 唐梅荣, 曹宗熊, 王文雄, 陈文斌, 吴顺林. 超低渗透低压油藏水平井转变开发方式试验[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34-140. |
[10] | 徐有杰, 刘启国, 王瑞, 刘义成. 复合油藏压裂水平井复杂裂缝分布压力动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61-168. |
[11] | 王蓓, 刘向君, 司马立强, 徐伟, 李骞, 梁瀚. 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离散裂缝建模技术及其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2): 124-133. |
[12] | 谢晓庆. 聚合物驱注采参数无梯度优化新算法[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139-146. |
[13] | 黄全华, 林星宇, 童凯, 陆云, 付云辉. 非达西渗流边水气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147-152. |
[14] | 李传亮, 朱苏阳, 柴改建, 董凤玲. 直井与水平井的产能对比[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N): 12-16. |
[15] | 李继庆, 刘曰武, 黄灿, 高大鹏. 页岩气水平井试井模型及井间干扰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6): 138-1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