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当期目录

《岩性油气藏》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
  • 甘肃省石油学会
  • 周  期:双月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 国际刊号:ISSN 1673-8926
  • 国内刊号:CN 62-1195/TE
  • 编辑出版:《岩性油气藏》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9年

刊出日期:2022-09-01

  • 简明目录
  • 带摘要目录
目录

2022年 34卷 5 期 封面目录

2022, Vol.34(5): 0–0    摘要 ( 96 )    HTML( ) PDF (34567 KB)  ( 160 )

地质勘探

川东北二叠系长兴组碳酸盐岩云化成储机制

何文渊, 云建兵, 钟建华

2022, Vol.34(5): 1–25    摘要 ( 263 )    HTML( ) PDF (17693 KB)  ( 254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1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云质岩储层成岩作用

吕正祥, 廖哲渊, 李岳峰, 宋修章, 李响, 何文军, 黄立良, 卿元华

2022, Vol.34(5): 26–37    摘要 ( 160 )    HTML( ) PDF (19107 KB)  ( 17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2

原油混合后成熟度参数的差异性及其地质意义——以塔北隆起托甫台地区奥陶系为例

陈中红, 柴智

2022, Vol.34(5): 38–49    摘要 ( 152 )    HTML( ) PDF (5221 KB)  ( 202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3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张凤奇, 李宜浓, 罗菊兰, 任小锋, 张兰馨, 张芥瑜

2022, Vol.34(5): 50–62    摘要 ( 216 )    HTML( ) PDF (8117 KB)  ( 231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4

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限制性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杨帆, 卞保力, 刘慧颖, 姚宗全, 尤新才, 刘海磊, 卫延召

2022, Vol.34(5): 63–72    摘要 ( 148 )    HTML( ) PDF (9106 KB)  ( 148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5

吉木萨尔凹陷吉页1井区二叠系芦草沟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罗锦昌, 田继军, 马静辉, 闫嘉启, 梁雅菲, 胡卓浩

2022, Vol.34(5): 73–85    摘要 ( 176 )    HTML( ) PDF (5426 KB)  ( 148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6

川西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深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苏亦晴, 杨威, 金惠, 王志宏, 崔俊峰, 朱秋影, 武雪琼, 白壮壮

2022, Vol.34(5): 86–99    摘要 ( 149 )    HTML( ) PDF (11539 KB)  ( 177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7

断陷湖盆滩坝沉积特征及其控藏作用——以塔南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为例

隋立伟, 杨文璐, 李军辉, 樊晓东, 姜洪福, 文全, 张大智, 袁勇

2022, Vol.34(5): 100–109    摘要 ( 157 )    HTML( ) PDF (6750 KB)  ( 204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8

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及其叠置模式——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为例

段瑞凯, 张旭, 郭富欣, 陈国宁, 胡光义, 邹婧芸

2022, Vol.34(5): 110–120    摘要 ( 168 )    HTML( ) PDF (8963 KB)  ( 11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9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中砾石磨圆度定量表征

彭妙, 张磊, 陶金雨, 赵康, 张祥辉, 张昌民

2022, Vol.34(5): 121–129    摘要 ( 177 )    HTML( ) PDF (5843 KB)  ( 160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0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油气成藏特征

周红飞, 戴鑫, 贾敏, 张芮, 李国辉, 李楠, 杨强, 白蓉

2022, Vol.34(5): 130–138    摘要 ( 145 )    HTML( ) PDF (8127 KB)  ( 117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1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源储特征及配置关系

阮蕴博, 周刚, 霍飞, 孙豪飞, 郭佩, 罗涛, 蒋华川, 文华国

2022, Vol.34(5): 139–151    摘要 ( 152 )    HTML( ) PDF (10927 KB)  ( 142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2

石油工程与油气田开发

渤海旅大油田新近系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马奎前, 刘东, 黄琴

2022, Vol.34(5): 152–161    摘要 ( 154 )    HTML( ) PDF (5386 KB)  ( 95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3

气顶边水油藏气/水驱产油量贡献评价方法

孟智强, 葛丽珍, 祝晓林, 王永平, 朱志强

2022, Vol.34(5): 162–170    摘要 ( 156 )    HTML( ) PDF (2703 KB)  ( 19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4

目录

2022年 34卷 5 期 封面目录

2022, Vol.34(5): 0–0    摘要 ( 96 )    PDF (34567 KB) ( 160 )

地质勘探

川东北二叠系长兴组碳酸盐岩云化成储机制

何文渊, 云建兵, 钟建华

2022, Vol.34(5): 1–25    摘要 ( 263 )    PDF (17693 KB) ( 254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1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中川东北二叠系长兴组碳酸盐岩是重要的产气地层。近年来发现的普光、龙岗、元坝等天然气田是重要的西气东输基地,对国家油气战略安全具有重要贡献作用。通过野外露头样品及钻井岩心分析,对川东北二叠系长兴组碳酸盐岩云化成储机制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东北二叠系长兴组气藏主要是一种白云岩气藏,生物礁灰岩储集能力较差与沥青充填有关,为气源层。野外露头考察发现礁盖白云岩具有更优的储集性能,但普光长兴组顶部的白云岩为一种非礁盖白云岩,揭示了长兴顶部的纯白云岩本身就是含气储层,与生物礁关系不大。②川东北长兴组白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包括溶洞、晶间孔、晶内溶孔和晶间缝,为成岩过程中彻底云化而成。③川东北长兴组白云岩化存在5种成因机理:暴露淡水淋滤与蒸发泵流作用、渗透回流或盐水回流台地交代作用、埋藏成岩白云岩化、热液白云岩化、风化交代白云岩化,以前两种为主。表生和早期成岩的白云岩受沉积微相控制,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成因模式。川东北生物礁常常发生白云岩化作用,尤其是生物礁顶部,白云岩化后储集性能得到较大改善。④研究区长兴组中上部白云岩气藏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业价值,尤其是长兴组顶部的白云岩自身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储集能力,在封盖条件较好的广大区域均可形成工业气藏,川东北开江—梁平海槽台缘外(包括平昌海槽)长兴组也存在发育工业大气田的潜力。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云质岩储层成岩作用

吕正祥, 廖哲渊, 李岳峰, 宋修章, 李响, 何文军, 黄立良, 卿元华

2022, Vol.34(5): 26–37    摘要 ( 160 )    PDF (19107 KB) ( 17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2

通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能谱、包裹体温度、同位素、X射线衍射及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云质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演化序列。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储层为典型的碱湖沉积,发育多种云质岩类,以云质凝灰岩和云质沉凝灰岩为主。②云质岩中成岩作用类型较多,其中脱玻化作用较为普遍,析出矿物主要有硅质矿物、钙镁碳酸盐矿物、铝硅酸盐矿物和非钙镁碳酸盐类矿物等;云质岩中的溶蚀作用主要为铝硅酸盐矿物和盐类矿物的溶蚀,发育成岩缝和多期构造缝,具有3期油气充注。③研究区风城组多数云质岩演化已进入中成岩A期,少量进入中成岩B期,脱玻化作用发生在早成岩A期;发育3期白云石,主要发育于早成岩B期;非钙镁碳酸盐矿物主要形成于同生期;存在3期溶蚀作用,以中成岩A期为主;油气最早充注于早成岩B期,以中成岩B期充注时间最长。脱玻化作用、长石和非钙镁碳酸盐矿物溶蚀作用及构造形成的裂缝是玛湖凹陷风城组云质岩成储的关键。④脱玻化作用形成的孔隙为早期油气充注提供了储集空间,碱湖优质烃源岩热演化释放的酸性流体对云质岩中铝硅酸盐矿物和盐类矿物进行溶蚀,有效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原油混合后成熟度参数的差异性及其地质意义——以塔北隆起托甫台地区奥陶系为例

陈中红, 柴智

2022, Vol.34(5): 38–49    摘要 ( 152 )    PDF (5221 KB) ( 202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3

通过精细刻画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托甫台地区奥陶系原油物性、族组分特征、分子标志物特征、成熟度等,分析了原油混合后成熟度参数的差异性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原油中不同组分的成熟度指标反映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轻烃和金刚烷类参数计算的成熟度要高于甾萜烷类和芳烃类推算的结果,这是由不同成熟度原油的混合作用所导致,可作为多期充注和混合作用的依据。轻烃和金刚烷主要反映后期充注原油的成熟度;甾萜类、菲类和二苯并噻吩类等通常指示早期充注原油的成熟度。②由于不同成熟度参数抗生物降解能力不同,生物降解也会导致成熟度参数出现不同的变化。③轻烃、金刚烷类参数和甾萜烷、芳烃类成熟度参数平面上的差异反映了油气充注路径或油源断裂活动性的变化。④原油物性是各组分的综合体现,是区域性油气成藏机理分析的基本参数。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张凤奇, 李宜浓, 罗菊兰, 任小锋, 张兰馨, 张芥瑜

2022, Vol.34(5): 50–62    摘要 ( 216 )    PDF (8117 KB) ( 231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4

采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氦气孔隙度测定、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等实验手段,联合FHH分形理论模型,从多角度表征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乌拉力克组不同类型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矿物成分复杂,黏土矿物含量较稳定,脆性矿物含量高、变化范围较大,可分为3类岩相类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硅质页岩岩相、混合页岩岩相和钙质页岩岩相。②研究区孔隙度整体较低,主要为0.16%~1.50%,平均1.20%,微裂缝发育造成少量孔隙度大于4.00%,硅质页岩孔隙度最大,钙质页岩孔隙度最小,混合页岩孔隙度介于二者之间;孔隙类型复杂且与岩相密切相关,钙质页岩整体致密,多为晶间孔、溶蚀孔,以狭缝状孔隙为主;硅质页岩孔隙相对发育,多为粒间孔、黏土矿物层间缝和微裂缝,以平板状开放孔隙为主,偶见“细颈广体”的墨水瓶式的无定形孔隙。③研究区孔隙结构可划分为3类,Ⅰ类以2~4 nm的介孔为主,中孔、宏孔均较发育,孔隙体积大,在硅质页岩中常见;Ⅱ类以0~4 nm的微孔、介孔为主,宏孔发育较少,在硅质页岩和混合页岩中常见;Ⅲ类以50~100 nm的宏孔为主,但体积小,在钙质页岩中常见。④研究区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内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TOC、黏土矿物和石英的含量越高,孔隙结构和孔隙表面越复杂。⑤研究区硅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最好且有机质富集,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限制性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杨帆, 卞保力, 刘慧颖, 姚宗全, 尤新才, 刘海磊, 卫延召

2022, Vol.34(5): 63–72    摘要 ( 148 )    PDF (9106 KB) ( 148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5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等,利用古地貌、岩相特征、单井相及连井沉积相对比,对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的沉积背景和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可容空间控制,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岩性多为砂砾岩,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构造运动形成的古地貌使得玛湖凹陷夏子街组的沉积空间受到限制,最终表现为“北断、西剥、东南超”的构造格局;②玛湖凹陷夏子街组发育四大物源沉积体系:北部地区为长轴远物源,砂地比低,储层较薄;西部、南部、东部等地区主要为短轴近物源,快速沉积,垂向厚度大,相带平面展布较窄,但在南部地区存在1套近南北向的长轴远物源;③玛湖凹陷夏子街组主要为粗砾岩和中砾岩,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中等,杂基含量较高,主要分布于坡折带附近,并发育于辫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内;④夏子街组沉积时期,玛湖凹陷靠山一侧可容空间大,发育巨厚的扇三角洲砂砾体且延伸较局限,玛南地区的狭长沟谷地貌为沉积物搬运至玛湖凹陷中部提供了通道,这种长轴远物源沉积体系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有效储层,砂地比可超过50%,沉积物分选性、磨圆度均相对较好,是有利储层发育带。

吉木萨尔凹陷吉页1井区二叠系芦草沟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罗锦昌, 田继军, 马静辉, 闫嘉启, 梁雅菲, 胡卓浩

2022, Vol.34(5): 73–85    摘要 ( 176 )    PDF (5426 KB) ( 148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6

通过X射线衍射、有机碳测试、主微量元素测试和饱和烃色谱等分析对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的古环境、古生产力及其有机质富集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木萨尔凹陷吉页1井区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为长英质混合细粒沉积岩和黏土质混合细粒沉积岩,有机质来源包括陆源有机质和海相藻类,其中海相藻类贡献较大;芦一段TOC值平均为5.93%,芦二段TOC值平均为5.69%。②研究区岩样中Ba元素含量较高,平均质量分数为12 052.89×10-6;烃源岩正构烷烃多呈单峰型,芦一段主峰碳为C17和C19,具有较弱的奇碳优势,芦二段主峰为主峰碳为C19,具有奇碳优势,整体类异戊二烯烃中Pr和Ph含量丰富。③研究区整体为干旱-咸化还原沉积背景,芦一段沉积期为干旱气候,古水体较浅,古盐度较高,水体分层形成稳定的还原环境,古生产力比芦二段强;芦二段沉积期为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古水体较深,古盐度较低,还原环境好。④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受控于陆源碎屑供给、古生产力和古气候等因素,还原环境稳定,是典型的“生产力富集模式”,古气候、古盐度和陆源碎屑的影响导致芦二段TOC含量较低。

川西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深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苏亦晴, 杨威, 金惠, 王志宏, 崔俊峰, 朱秋影, 武雪琼, 白壮壮

2022, Vol.34(5): 86–99    摘要 ( 149 )    PDF (11539 KB) ( 177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7

川西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深层碎屑岩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储层质量对气藏发育规模至关重要。应用岩心、露头、地震和测井等资料,对川西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深层有效储层属低孔低渗储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等微相,岩性以粗砂岩和含砾细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粒内和粒间溶蚀孔及裂缝。②研究区有效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等因素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为有利;溶蚀作用形成溶蚀孔隙,并对原生孔隙进行改造,有效提高了砂体物性;构造破裂作用产生的构造裂缝对有效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③研究区须家河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大面积砂体,较多的原生孔隙在早期快速埋藏过程中得以保存;在后期埋藏成岩过程中,烃类生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使得岩石产生了大量溶蚀孔隙;喜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大量裂缝优化了储层物性。④川西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相对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老关庙—文兴场—柘坝场、中台山、黎雅庙及剑门关等4个区域。

断陷湖盆滩坝沉积特征及其控藏作用——以塔南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为例

隋立伟, 杨文璐, 李军辉, 樊晓东, 姜洪福, 文全, 张大智, 袁勇

2022, Vol.34(5): 100–109    摘要 ( 157 )    PDF (6750 KB) ( 204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8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和地震解释资料对塔南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滩坝砂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依据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可将塔南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滩坝微相划分为滩砂和坝砂,且发育滩坝共生、有滩无坝和有坝无滩等3种沉积组合样式。凹陷西部缓坡带发育滩坝共生组合;东部陡坡带和湖岸线凹岸发育有滩无坝组合;水下古隆起和湖岸线凸岸发育有坝无滩组合。②研究区滩坝发育特征及展布规律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古水深和古风向。凹陷斜坡带和水下中央隆起带古地貌控制着滩坝的沉积范围;滩坝在平面上沿湖岸线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受控于北东向的古风场;东、西部次凹的古水深差异控制了滩坝的沉积厚度及物性。③研究区滩坝成藏主要有“源储共生”内部成藏和“源储对接”侧向成藏2种类型,其中“源储共生”内部成藏主要形成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东部次凹的近源洼槽带,潜力区在近源洼槽;“源储对接”侧向成藏形成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西部斜坡带,潜力区在反向断阶带。

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及其叠置模式——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为例

段瑞凯, 张旭, 郭富欣, 陈国宁, 胡光义, 邹婧芸

2022, Vol.34(5): 110–120    摘要 ( 168 )    PDF (8963 KB) ( 11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09

通过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其沉积单元构成、沉积微相、沉积演化及储层叠置模式进行了解剖,揭示了深水复合朵体内部的沉积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Akpo油田中新统D油组深水复合朵体由4期单一朵叶及3条分支水道组成,单一朵叶和分支水道交互作用,控制了深水复合朵体沉积演化;分支水道走向控制单一朵叶平面展布,单一朵叶生长影响分支水道的侧向迁移。②研究区深水复合朵体沉积微相可划分为朵叶主体、朵叶边缘、沉积性水道、侵蚀性水道和半远洋泥等5种类型。③根据各微相的空间接触关系,研究区深水复合朵体内部沉积结构可划分为边缘-边缘叠置、主体-主体叠置、上主体-下边缘叠置和上边缘-下主体叠置等4种模式,不同叠置模式的储层品质及连通性不同;分支水道对下伏朵体形成侵蚀改造,影响侧向连通性,影响程度取决于水道充填性质。该研究成果对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的生产制度优化和井位部署具有指导意义,并取得了良好应用实效。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中砾石磨圆度定量表征

彭妙, 张磊, 陶金雨, 赵康, 张祥辉, 张昌民

2022, Vol.34(5): 121–129    摘要 ( 177 )    PDF (5843 KB) ( 160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0

砾石磨圆度表征对分析砂砾岩地层的沉积相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砾石颗粒截面面积和周长2个参数计算得到的砾石的磨圆度值,进一步数值标准化后进行磨圆度定量表征,以研究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磨圆度特征,进而分析其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①砾石磨圆度测量过程包括划分测量单元、砾石图像提取和形态参数计算等3个步骤,然后进行去扁化磨圆度定量计算,最后进行磨圆度定量分级。②玛15井第2回次取心砾石的磨圆度整体较第3回次取心好,2次取心圆球形和椭球形砾石占比分别为19.89%和38.98%。第2回次取心砾石Rdn值呈减小趋势,磨圆度整体向上变差,从次圆状变为次棱—次圆状;第3回次取心砾石Rdn值从下部向上逐渐变大,磨圆度整体向上变好,从次棱角状变为次棱—次圆状。③玛15井百二段从底到顶,沉积相从三角洲平原季节性辫状河道过渡为三角洲平原常年性辫状河道,与砾石磨圆度由次棱变为次棱—次圆的变化相对应。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油气成藏特征

周红飞, 戴鑫, 贾敏, 张芮, 李国辉, 李楠, 杨强, 白蓉

2022, Vol.34(5): 130–138    摘要 ( 145 )    PDF (8127 KB) ( 117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1

通过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烃源对比、地震相刻画等技术,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古隆起北斜坡灯二段沉积期主要发育局限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相,台缘藻丘相和颗粒滩相均较发育,灯二段储层厚度平均为176.6 m,储地比平均为34.6%,孔隙度平均为4.4%,渗透率平均为3.6 mD,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质量整体上优于高磨地区。②研究区震旦系—寒武系成藏条件较好,发育多套烃源岩,具备“上生下储”和“旁生侧储”2种源储配置关系,灯二段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筇竹寺组烃源岩和深部震旦系烃源岩;③研究区灯二段具备形成构造-岩性气藏和岩性气藏的条件,上倾方向的大型断裂以及岩性致密带的有效封堵是油气成藏及形成不同气水系统的关键;④研究区灯二段储集条件、烃源岩及源储配置关系等成藏条件较高磨地区更加优良,具备形成大气田的地质基础,圈闭资源量已达1.05×1012 m3,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是未来川中古隆起区大气田勘探的重要接替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源储特征及配置关系

阮蕴博, 周刚, 霍飞, 孙豪飞, 郭佩, 罗涛, 蒋华川, 文华国

2022, Vol.34(5): 139–151    摘要 ( 152 )    PDF (10927 KB) ( 142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2

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等资料,结合岩石物性、X射线衍射、总有机碳(TOC)含量及岩石热解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等分析结果,对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雷三段)的烃源岩和储层特征以及二者的配置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地区雷三段2亚段发育一套以页岩和泥质灰岩为主的烃源岩,厚度为20~100 m,页岩平均TOC值为1.08%,最高可达4.01%,泥质灰岩平均TOC值为0.40%,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Ⅰ型次之,处于高成熟—过成熟早期阶段,生烃潜力较好。②研究区雷三段3亚段发育一套以粉晶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为主的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溶)孔和粒间溶孔,平均孔隙度为4.05%,平均渗透率为1.1 mD,具有低孔中渗的特征。③雷三段2亚段烃源岩与3亚段储层形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可形成“下生上储”、“自生自储”型油气藏,裂缝系统既为油气运移通道,也是重要的储集空间,上覆雷四段膏盐岩和须家河组一段泥岩均为有效盖层。

石油工程与油气田开发

渤海旅大油田新近系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马奎前, 刘东, 黄琴

2022, Vol.34(5): 152–161    摘要 ( 154 )    PDF (5386 KB) ( 95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3

对渤海海域旅大油田新近系典型稠油油藏开展水平井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利用长填砂管模型分析了蒸汽温度、注入速度和原油黏度对蒸汽驱油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蒸汽驱油不同生产阶段的动态特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及蒸汽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蒸汽驱油物理模拟实验采用长岩心单管模型,设置模型内径为2.5 cm,长度为50.0 cm,填砂后模型孔隙度为35.0%,渗透率为4 500 mD,设置蒸汽干度为0.7,注汽温度为250℃,注汽速度为6 mL/min,驱油效率可达82.52%。②研究区蒸汽驱油过程分为启动、稳定驱替、蒸汽突破和蒸汽剥蚀4个阶段;注、采水平井间蒸汽腔温度场扩展不均衡,水平井底部温度扩展速度快,顶部温度扩展速度慢,在启动和稳定驱替阶段温度场呈“三角形”推进模式,蒸汽突破和剥蚀阶段蒸汽腔温度场沿对角线扩展,速度减小;蒸汽驱替阶段采出程度为51.86%,稳定驱替阶段为主要的产油阶段,采出程度为39.06%。③热力降黏是旅大油田蒸汽驱油最主要的机理,高温蒸汽的剥蚀作用、蒸馏效应、微观波及效率的提高等也影响驱油效率。

气顶边水油藏气/水驱产油量贡献评价方法

孟智强, 葛丽珍, 祝晓林, 王永平, 朱志强

2022, Vol.34(5): 162–170    摘要 ( 156 )    PDF (2703 KB) ( 19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220514

通过对锦州油田S31油藏的油气、油水两相渗流规律研究,结合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建立了气/水驱产油量贡献评价方法,量化了该类油藏气驱和水驱在累计产油量中的贡献,为气顶边水油藏可采储量和开发效果评估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平井井网将气顶边水油藏分为受气驱作用和受水驱作用2个部分,可分别对其进行可采储量及开发效果评价;②气/水驱产油量贡献评价方法反映了该类油藏气/水驱贡献产油量与生产气油比、含水率存在内在联系,利用生产动态数据可计算出气驱和水驱在累计产油量中的贡献;③利用气驱、水驱贡献累计产油量和生产动态数据,结合气驱、水驱特征曲线,以及气驱、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图版,可以评价气顶边水油藏可采储量和开发效果,为油田后续挖潜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