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1): 616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1.012
叶朝阳1,2,秦启荣1,龙胜祥2,陈春芳2,李永涛2
YE Zhaoyang 1,2,QIN Qirong1,LONG Shengxiang2,CHEN Chunfang2,LI Yongtao2
摘要:
川西三叠系飞仙关组海相鲕滩储层为一套亮晶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亮晶鲕粒白云岩储层,经过后期多次成岩和构造破裂作用改造而成,溶蚀孔、洞和裂缝十分发育。利用野外地质实测资料和室内分析化验资料,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特征、储集空间、储层类型及储集性能。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洞、缝十分发育,孔隙结构复杂。储层可划分为4 种类型,其中飞三段鲕滩储层质量最优。储层质量的好坏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类型、成岩溶蚀作用强度和构造破裂作用强度的共同控制。运用多因素分析法对该区优质储层的分布区域进行定量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优质储层主要沿绵阳安县茶坪、楠木园、梓桐宫、绵竹汉旺分布。
[1] 郭正吾,邓康龄,韩永辉,等.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02-120. [2] 强子同.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78-92. [3] 冯增昭.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105-127. [4] 王允诚.油气储层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82-92. [5] 裘怿楠,薛叔浩.油气储层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32-145. [6] 杨占龙, 彭立才, 陈启林,等.吐哈盆地胜北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与油气勘探方向[J].岩性油气藏,2007,19(1):63-67. [7] 刘全新,高建虎,董雪华.储层预测中的非线性反演方法[J].岩性油气藏,2007,19(1):81-85. [8] 王一刚,文应初.川东北三叠系飞仙关组深层鲡滩气藏勘探目标[J].天然气工业,2004,24(12):25-29. [9] 代宗仰,周冀,陈景山,等.塔中中上奥陶统礁滩相储层的特征及评价[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23(4):1-4. |
[1] | 曹江骏, 王茜, 王刘伟, 李诚, 石坚, 陈朝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58-171. |
[2] | 龙盛芳, 侯云超, 杨超, 郭懿萱, 张杰, 曾亚丽, 高楠, 李尚洪.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5-156. |
[3] | 尹艳树, 丁文刚, 安小平, 徐振华.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塞160井区三叠系长611储层构型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37-49. |
[4] | 田建锋, 高永利, 张蓬勃, 喻建, 张志国.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伊利石包膜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54-65. |
[5] | 张玉晔, 高建武, 赵靖舟, 张恒, 吴和源, 韩载华, 毛朝瑞, 杨晓.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孔隙度定量恢复[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29-38. |
[6] | 冯雪, 高胜利, 刘永涛, 王秀珍.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三角洲前缘前积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48-58. |
[7] | 薛培, 张丽霞, 梁全胜, 师毅. 基于逸度与压力计算页岩吸附甲烷的等量吸附热差异分析——以延长探区延长组页岩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71-179. |
[8] | 周新平, 邓秀芹, 李士祥, 左静, 张文选, 李涛涛, 廖永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地层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09-120. |
[9] | 王朋, 孙灵辉, 王核, 李自安.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5): 63-72. |
[10] | 程辉, 王付勇, 宰芸, 周树勋. 基于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的致密砂岩渗透率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22-132. |
[11] | 陈怡婷, 刘洛夫, 王梦尧, 窦文超, 徐正建.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6、长7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51-65. |
[12] | 王跃鹏, 刘向君, 梁利喜.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张家滩陆相页岩各向异性及能量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49-160. |
[13] | 丁超, 郭顺, 郭兰, 郭小波, 杜贵超, 吴洪帅.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8油藏油气充注期次[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4): 21-31. |
[14] | 唐建云, 张刚, 史政, 章星, 陈玉宝. 鄂尔多斯盆地丰富川地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次[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3): 20-26. |
[15] | 刘桂珍, 高伟, 张丹丹, 陈龙, 李爱荣. 姬塬地区长81亚油层组浅水型三角洲砂体结构及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2): 16-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