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Z1): 444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Z1.010
宋文燕,秦启荣,苏培东,王志萍,甘学启
SONG Wenyan, QIN Qirong, SU Peidong, WANG Zhiping, GAN Xueqi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地层倾角测井与成像测井数据分析,对十屋油田的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屋油田裂缝发育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应力、构造部位、岩性、岩层厚度以及埋藏深度。该研究结果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1] 魏斌,张凤山,刘凤亮,等.裂缝性储层流体类型识别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7-26. [2] 袁云峰.克拉玛依油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裂缝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07. [3] 卜翠萍,苏玉山,魏红红,等.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成藏期次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7,34(2):147-151. [4] 朱定军,单钰铭,刘维国.油气储层裂缝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9):1-2. [5] 刘震,陈艳鹏,赵阳,等.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J].岩性油气藏,2007,19(2):121-127. [6] 苏培东,秦启荣,黄润秋.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5):14-17. [7] 徐樟有,宋丽,吴欣松,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典型气藏解剖与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9,21(2):7-11. [8] 袁静.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沙四段顶部至沙三段泥质岩裂缝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石油大学学报,2003,27(4):20-23. [9] 刘俊田,靳振家,李在光,等.小草湖地区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油气勘探方向[J].岩性油气藏,2007,19(3):44-47. [10] 张健.储层裂缝有效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8,2:42-44. [11] 谭开俊,潘建国,姚清洲,等.车拐地区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07,19(2):41-44. [12] 郭永强,刘洛夫.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21(2):19-23. [13] 孙贻铃,王秀娟.朝阳沟油田构造裂缝及其有效性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1):33-34. [14] 杨华,刘显阳,张才利,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透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及其分布规律[J].岩性油气藏,2007,19(3):1-6. |
[1]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2] | 肖博雅.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凝灰岩类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35-148. |
[3]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4] | 曾治平, 柳忠泉, 赵乐强, 李艳丽, 王超, 高平.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25-35. |
[5] | 李承泽, 陈国俊, 田兵, 袁晓宇, 孙瑞, 苏龙. 珠江口盆地深层高温高压下的水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41-149. |
[6] | 柳忠泉, 曾治平, 田继军, 李艳丽, 李万安, 张文文, 张治恒.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甜点”成因与分布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5-28. |
[7] | 程丹华, 焦霞蓉, 王建伟, 庄东志, 王政军, 江山. 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古近系沙一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70-81. |
[8] | 崔俊, 毛建英, 陈登钱, 施奇, 李雅楠, 夏晓敏.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45-53. |
[9] | 王永骁, 付斯一, 张成弓, 范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2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20. |
[10] | 赵小萌, 郭峰, 彭晓霞, 张翠萍, 郭岭, 师宇翔. 鄂尔多斯盆地安边地区延10砂质辫状河相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4-134. |
[11] | 杜江民, 龙鹏宇, 秦莹民, 张桐, 马宏宇, 盛军.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E32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1-10. |
[12] | 杨荣军, 彭平, 张静, 叶茂, 文华国. 四川盆地奉节地区上古生界古隆起特征及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9. |
[13] | 尹兴平, 蒋裕强, 付永红, 张雪梅, 雷治安, 陈超, 张海杰. 渝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页岩岩相及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41-51. |
[14] | 李慧莉, 尤东华, 李建交, 谭广辉, 刘士林. 麦盖提斜坡北新1井吐依洛克组角砾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26-35. |
[15] | 严敏, 赵靖舟, 曹青, 吴和源, 黄延昭.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4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