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6): 828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6.015
板桥凹陷沙三段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王伟1,袁淑琴2,李勇1,赵延伟3,张自力1
WANG Wei1, YUAN Shuqin2, LI Yong1, ZHAO Yanwei3, ZHANG Zili1
摘要:
通过对大量铸体薄片及部分普通薄片的分析鉴定,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黏土矿物X 衍射分析, 对板桥凹陷沙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序列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沙三段成岩作用以胶结 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为主,其中溶解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改善起积极作用。在有机质演化及黏土矿物 演化的基础上,对板桥凹陷的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并认为沙三段主要处于中成岩A 期和B 期。同时通过 多因素的叠合分析开展了储层综合评价,为油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1] 陈纯芳,赵澄林,李会军.板桥和歧北凹陷沙河街组深层碎屑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1):4-7. [2] 许丽丽,国景星,张健,等.饶阳凹陷古近系成岩作用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30(2):26-31. [3] 郑俊茂.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4:53-84. [4] 钱峥,李淳,李跃,等.济阳坳陷深层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阶段划分[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0(2):6-11. [5] 李晓清,郭勤涛,丘东洲.潍北油田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划分[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21(4):28-33. [6] 于兴河.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92-98. [7] 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41-144. [8] 杜海峰,于兴河.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3 油组成岩作用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7,19(3):38-43. [9] 李斌,孟自芳,李相博,等.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J].沉积学报,2005,12(4):574-579. [10] 郑荣才,耿威,周刚,等.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 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7,19(2):1-7. |
[1] | 牟蜚声, 尹相东, 胡琮, 张海峰, 陈世加, 代林锋, 陆奕帆.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71-84. |
[2]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3] | 陈叔阳, 何云峰, 王立鑫, 尚浩杰, 杨昕睿, 尹艳树.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24-135. |
[4] | 郑彬, 董翱, 张源智, 张毅, 苏珊, 张士超, 樊津津, 骆垠山.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流体压力建场过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59-67. |
[5] | 陈袁, 廖发明, 吕波, 贾伟, 宋秋强, 吴燕, 亢鞠, 鲜让之. 塔里木盆地迪那2气田古近系离散裂缝表征与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04-116. |
[6] | 郭秋麟, 吴晓智, 卫延召, 柳庄小雪, 刘继丰, 陈宁生.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运移路径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37-45. |
[7] | 赵青峰, 张建国, 康文君, 王思琦, 姜在兴, 杜克锋, 黄昌武.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沙四上亚段震积岩特征及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24-33. |
[8] | 杨特波, 王继平, 王一, 付斌, 薛雯, 郝骞. 基于地质知识库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建模——以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4): 138-145. |
[9] | 郑剑锋,沈安江,乔占峰. 基于数字露头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以塔里木盆地一间房剖面一间房组礁滩复合体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5): 108-115. |
[10] | 熊 冉,杨 存,罗宪婴,乔占峰,曹 鹏. 地震沉积学在白云岩油藏隔夹层预测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英买 32 区块蓬莱坝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5): 116-121. |
[11] | 赵建华,曾溅辉,张永旺,黄理力. 博兴洼陷高89 块沙四上亚段砂岩输导体系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1): 111-115. |
[12] | 王理斌,段宪余,钟伟,刘勋,李春华. 地质建模在苏丹大位移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4): 90-92. |
[13] | 司丽. 曲流河点坝砂体地质建模及在水平井轨迹设计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3): 104-108. |
[14] | 苏进昌, 张岚, 马新福. 河流相储层开发初期地质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3): 114-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