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3): 71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3.002
付广,郭杜军
FU Guang, GUO Dujun
摘要:
通过对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藏盖层分布及封闭能力的研究,得到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藏主要有泥岩、高声波时差火山岩、低声波时差火山岩和泥质砾岩4 种盖层。泥岩主要分布在登二段以上地层中,为区域性盖层。高声波时差火山岩盖层主要分布在营一段顶部,为局部盖层。低声波时差火山岩盖层分布在营一段和营三段内部,泥质砾岩盖层分布在营四段,二者均为夹层。泥岩、高声波时差火山岩和泥质砾岩盖层封闭能力强,低声波时差火山岩盖层封闭能力弱。通过盖层与天然气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到,徐家围子断陷盖层对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①登二段和营一段顶部盖层控制着天然气的纵向分布;②盖层分布层位差异造成断陷南北具有不同的天然气储盖组合,天然气富集程度不同;③高声波时差与低声波时差火山岩盖层之间的差异造成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火山岩体顶部。
[1] 付广,王有功.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要素时空匹配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以徐家围子地区深层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339(3):343-345. [2] 任延广,朱德丰,万传彪,等.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聚集规律与下步勘探方向[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5):26-29. [3] 杨辉,张研,邹才能,等.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分布及天然气富集规律[J].地球物理学报,2006,49(4):1 136-1 143. [4] 李景坤,冯子辉,刘伟,等.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期研究[J].石油学报,2006,26(增刊):43-45. [5] 付广,石巍.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机制及有利勘探区预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3):23-26. [6] 付广,薛永超.盖层与源岩的时空匹配关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J].矿物岩石,2001,21(2):14-31. [7] 邵奎政,梁晓东.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成藏期次及其模式[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1(6): 4-31. [8] 付广,孟庆芬.徐家围子地区深层运移输导系统及对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2):18-24. [9] 冯子辉,任延广,王成,等.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包裹体及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6):436-444. [10] 杨峰平,王玉华,杨步增.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系统成藏史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29(6):621-626. [11] 张晓东,霍岩,包波.松辽盆地北部地区火山岩特征及分布规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19(4):10-12. [12] 庞雄奇,付广,万龙贵.盖层封油气性综合定量评价———盆地模拟在盖层评价中的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18-21. |
[1] | 赵军, 李勇, 文晓峰, 徐文远, 焦世祥. 基于斑马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预测页岩地层压力[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2-22. |
[2] | 苟红光, 林潼, 房强, 张华, 李山, 程祎, 尤帆. 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天文旋回地层划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89-97. |
[3] | 魏成林, 张凤奇, 江青春, 鲁雪松, 刘刚, 卫延召, 李树博, 蒋文龙.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深层二叠系超压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67-177. |
[4] |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
[5]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6] | 卢科良, 吴康军,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59-168. |
[7] | 杨为华. 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25-34. |
[8] | 钟会影, 余承挚, 沈文霞, 毕永斌, 伊然, 倪浩铭.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72-179. |
[9] | 刘仁静, 陆文明.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80-188. |
[10] | 方旭庆, 钟骑, 张建国, 李军亮, 孟涛, 姜在兴, 赵海波.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旋回地层学分析及地层划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9-30. |
[11] | 窦立荣, 刘化清, 李博, 齐雯, 孙东, 尹路, 韩双彪. 全球天然氢气勘探开发利用进展及中国的勘探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14. |
[12] | 张坦, 贾梦瑶, 孙雅雄, 丁文龙, 石司宇, 范昕禹, 姚威.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11-120. |
[13] | 尹路, 许多年, 乐幸福, 齐雯, 张继娟.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59-68. |
[14] | 龙盛芳, 侯云超, 杨超, 郭懿萱, 张杰, 曾亚丽, 高楠, 李尚洪.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5-156. |
[15] | 周浩, 梁利侠. 水平井探测半径计算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57-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