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3): 91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03.003
黄思静,王春梅,佟宏鹏,黄可可
HUANG Sijing,WANG Chunmei,TONG Hongpeng,HUANG Keke
摘要:
四川盆地东北部晚二叠世孤立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礁岩中发育的放射轴状纤维状胶结物(RFC),虽然已完全白云石化,但仍然具有双晶面弯曲(波状消光)且远端收敛的特征,高锶、高钠和暗阴极发光等反映海源流体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层状胶结物和内部沉积物等RFC的其它特征。RFC的原始矿物是海水环境中沉淀的高镁方解石.其存在说明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长兴组海绵礁发育于陡峭的台地边缘,并具有千万年尺度的长期与海水接触的地质条件。RFC中内部沉积物的存在说明胶结过程持续时间很长并有短时间的间断,虽然这种间断与短时间的海平面下降有关,但就RFC发育的整个千万年尺度的时间来说,海平面是上升的,生物礁的建造速度与海平面上升幅度基本一致。
[1] | 钱真, 毛志强, 郑伟, 黄远军, 陈立峰, 曾慧勇, 李岗, 宋嫒. 井间单套缝洞型油藏橡胶颗粒调剖堵水实验[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61-168. |
[2] | 宋传真, 马翠玉.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油水流动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50-158. |
[3] | 苑雅轩, 樊太亮, 苑学军, 张赫航, 汪佳蓓, 罗成, 闫昕宇. 塔河油田蓬莱坝组异常地震特征及地质成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6): 98-108. |
[4] | 王珂,戴俊生,贾开富,刘海磊. 塔河油田 1 区三叠系储层流动单元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3): 119-124. |
[5] | 葛善良,王 英,曹 阳,于 雷. 塔河油田西部深层微幅构造综合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4): 63-67. |
[6] | 刘海磊,戴俊生,尹鹤,贾开富. 塔河油田1 区三叠系隔夹层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5): 121-126. |
[7] | 李子甲,张志强,付国民. 塔河油田AT1 区三叠系中油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1): 34-38. |
[8] | 祝贺,孟万斌,曾海燕,杨永剑. 托甫台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Z1): 54-59. |
[9] | 马洪涛,蔡 明,付国民. 塔河油田AT1井区中三叠统中油组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3): 53-58. |
[10] | 陆燕妮,邓勇,陈刚. 塔河油田缝洞型底水油藏临界产量计算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4): 108-110. |
[11] | 戚明辉,陆正元,袁帅,李新华. 塔河油田12 区块油藏水体来源及出水特征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4): 115-119. |
[12] | 李柏林, 涂兴万, 李传亮.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底水油藏产量递减特征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3): 132-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