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4): 636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4.012
葛善良1,王 英1,曹 阳1,于 雷2
GE Shanliang1,W ANG Ying1,CAO Yang1,YU Lei2
摘要:
塔河油田西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发育了一系列受北东一南西向雁行式断裂带牵引所形成的微幅构造圈闭群。通过油气运聚方向综合分析与多属性识别流体性质相结合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利用地质力学模型分析等定性化圈闭识别手段与地震时间切片、相干体分析技术以及变速构造成图等定量化圈闭 解释技术相结合评价圈闭的落实程度,形成了一套针对微幅构造的综合评价技术.有效指导了研究区油藏的滚动评价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油藏的油气具有“垂向调整、侧向运移、断裂控藏”的特点,微幅构造圈闭的闭合幅度与断裂的发育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孤长属性异常可作为判别圈闭 内富集流体性质的参考依据。
[1] 黄隆基,范宜仁.火山岩测井评价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J].测井技术,1997,21(5):341-344. [2] 王德滋,周新民.火山岩岩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 陈钢华,范宜仁,代诗华.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6):422-428. [4] 王郑库,欧成华,李凤霞.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方法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07,22(1):8-11. [5] 周波,李舟波,潘保芝.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3):394-397. [6] 陈建文,魏斌,李长山,等.火山岩岩性的测井识别[J].地学前缘,2000,7(4):458-459. [7] 李宁,乔德新,李庆峰,等.火山岩测井解释理论与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6):683-692. [8] 许风光,邓少贵,范宜仁,等.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进展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6,29(4):239-243. [9] 袁祖贵.地层元素测井(ECS)评价油水层[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24(2):126-131. [10] 刘喜顺,郭建华,瞿建华,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孔隙特征及演化[J].新疆石油地质,2008,29(5):565-568. [11] 谭开俊,张帆,赵应成,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溶蚀孔隙特征及成因机制[J].岩性油气藏,2010,22(3):22-25. [12] 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50-89. [13] 首皓,王维红,刘洪,等.复杂储层三重孔隙结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6):23-26. [14] 代诗华,罗兴平,王军,等.火山岩储集层测井响应与解释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1998,19(6):465-469. [15] 尹路,潘建国,谭开俊,等.火山岩地震储层学在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10,22(4):25-30. |
[1]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2]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3] | 程丹华, 焦霞蓉, 王建伟, 庄东志, 王政军, 江山. 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古近系沙一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70-81. |
[4] | 崔俊, 毛建英, 陈登钱, 施奇, 李雅楠, 夏晓敏.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45-53. |
[5] | 王永骁, 付斯一, 张成弓, 范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2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20. |
[6] | 赵小萌, 郭峰, 彭晓霞, 张翠萍, 郭岭, 师宇翔. 鄂尔多斯盆地安边地区延10砂质辫状河相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4-134. |
[7] | 杜江民, 龙鹏宇, 秦莹民, 张桐, 马宏宇, 盛军.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E32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1-10. |
[8] | 尹兴平, 蒋裕强, 付永红, 张雪梅, 雷治安, 陈超, 张海杰. 渝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页岩岩相及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41-51. |
[9] | 李慧莉, 尤东华, 李建交, 谭广辉, 刘士林. 麦盖提斜坡北新1井吐依洛克组角砾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26-35. |
[10] | 严敏, 赵靖舟, 曹青, 吴和源, 黄延昭.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49-58. |
[11] | 李祖兵, 崔俊峰, 宋舜尧, 成亚斌, 卢异, 陈岑. 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81-92. |
[12] | 张治恒, 田继军, 韩长城, 张文文, 邓守伟, 孙国祥.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16-126. |
[13] | 袁纯, 张惠良, 王波. 大型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构型与储层特征——以库车坳陷北部阿合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73-84. |
[14] | 庞小军, 王清斌, 解婷, 赵梦, 冯冲. 黄河口凹陷北缘古近系物源及其对优质储层的控制[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1-13. |
[15] | 田清华, 刘俊, 张晨, 王文胜, 黄丹. 苏里格气田下古生界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33-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