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6, Vol. 28 ›› Issue (1): 778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1.010
孟 昊1,2,钟大康1,2,朱筱敏1,2,刘自亮3,廖纪佳4,张修强5
Meng Hao 1,2, Zhong Dakang 1,2, Zhu Xiaomin 1,2, Liu Ziliang3, Liao Jijia4, Zhang Xiuqiang5
摘要: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与地震等资料,对鄂尔 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 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 叠系延长组长 81 —长 63 小层(LSC3)作为一个完整的长期基准面旋回,进一步细分为 3 个中期基准面旋 回,即 MSC3-1,MSC3-2 和 MSC3-3。 其中,MSC3-1 相当于长 81 小层,该沉积期湖盆强烈坳陷,砂体叠 置样式以加积和退积为主;MSC3-2 相当于长 73 —长 72 小层,该沉积期湖盆快速扩张,达到延长组沉积 期的最大湖泛,主要发育欠补偿环境下的暗色泥页岩;MSC3-3 相当于长 72 —长 63 小层,该沉积期湖盆 开始收缩,砂体叠置样式以进积为主。 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相可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 泊以及浊积扇等 4 种类型。 MSC3-1 沉积期研究区以发育南西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为主;MSC3-2 沉积 期湖泊占据了主体地位,深湖中常见浊积砂体;MSC3-3 沉积期湖泊萎缩,以来自南西物源的辫状河三角 洲和来自北东物源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为主。
[1] | 杨学锋, 赵圣贤, 刘勇, 刘绍军, 夏自强, 徐飞, 范存辉, 李雨桐. 四川盆地宁西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99-110. |
[2] | 桂金咏, 李胜军, 高建虎, 刘炳杨, 郭欣. 基于特征变量扩展的含气饱和度随机森林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65-75. |
[3] | 李长海, 赵伦, 刘波, 赵文琪, 王淑琴, 李建新, 郑天宇, 李伟强. 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网络连通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13-123. |
[4] | 王金铎, 曾治平, 徐冰冰, 李超, 刘德志, 范婕, 李松涛, 张增宝.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流体相态及油气藏类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23-31. |
[5] | 张艳, 高世臣, 孟婉莹, 成育红, 蒋思思. 致密砂岩储层AVO正演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20-128. |
[6] | 张璐, 何峰, 陈晓智, 祝彦贺, 韩刚, 李祺鑫. 基于倾角导向滤波控制的似然属性方法在断裂识别中的定量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108-114. |
[7] | 李贤胜, 刘向君, 熊健, 李玮, 梁利喜. 层理对页岩纵波特性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3): 152-160. |
[8] | 严伟, 刘帅, 冯明刚, 张冲, 范树平. 四川盆地丁山区块页岩气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评价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3): 95-104. |
[9] | 王永生, 胡杰, 张静, 王传武, 朱波, 吴永国. 宽频勘探技术在柴北缘深层侏罗系勘探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6): 101-107. |
[10] | 楚翠金, 夏志林, 杨志强. 延川南区块致密砂岩气测井识别与评价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131-138. |
[11] | 付德亮,周世新,马 瑜,李 靖,李源遽. 煤系有机质演化过程中 CO 2 对流体密度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2): 41-46. |
[12] | 张水山,张三元,周红艳,易小芹.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周缘岩性油藏识别技术及效果[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5): 86-90. |
[13] | 赵界,李颖川,刘通,周俊杰,张迪,钟博文. 大牛地地区致密气田气井积液判断新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1): 122-125. |
[14] | 王德龙,郭平,陈恒,付微风,汪忠德,丁洪坤. 新吸附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及储量计算[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2): 83-86. |
[15] | 于成龙,李慧敏,赵敏,罗池辉. 水驱油田井网加密合理井数的计算方法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1): 111-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