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6, Vol. 28 ›› Issue (2): 414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2.006
付德亮1,2 ,周世新1,马 瑜1,2,李 靖1,李源遽1,2
Fu Deliang 1,2, Zhou Shixin1, Ma Yu 1,2, Li Jing1, Li Yuanju 1,2
摘要:
通过民和盆地侏罗系煤岩在黄金管封闭体系下热模拟实验,获得了煤系有机质各演化阶段的流体 组成,应用 PVT-sim 软件中的 PR 状态方程计算了煤成烃的密度,同时就煤系有机质产生的 CO2 对煤成 烃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认为煤成烃流体密度随演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 当压力为 10~50 MPa,温 度为 25~125 ℃,EASY%Ro(通过计算得出的镜质体反射率)为 0.86%~2.52% 时,液相流体密度为 0.51~ 0.85 g/cm3,气相流体密度为 0.05~0.85 g/cm3。 煤系有机质演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CO2,并直接影响煤 成烃流体的密度。 气相或液相流体密度均随着流体组成中 CO2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CO2 通过改变流体 偏差因子(Z)和流体组分平均分子量的方式影响煤成烃的流体密度,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这 2 种控 制因素的主次关系在逐渐改变。 低演化阶段 CO2 主要以降低流体偏差因子的方式增大流体密度,而高 演化阶段 CO2 含量的增加使流体平均分子量增大,造成流体密度增大。
[1] |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
[2] | 冯斌, 黄晓波, 何幼斌, 李华, 罗进雄, 李涛, 周晓光. 渤海湾盆地庙西北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源-汇系统重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84-95. |
[3] | 董柔, 李坤, 殷际航, 薛煜恒, 江涛, 徐国盛. 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时空差异演化模式及控藏效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06-116. |
[4] | 朱康乐, 高岗, 杨光达, 张东伟, 张莉莉, 朱毅秀, 李婧. 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46-157. |
[5] | 刘仁静, 陆文明.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80-188. |
[6] | 翟咏荷, 何登发, 开百泽. 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晚二叠世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32-44. |
[7] | 胡望水, 高飞跃, 李明, 郭志杰, 王世超, 李相明, 李圣明, 揭琼. 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单元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92-99. |
[8] | 杨楷乐, 何胜林, 杨朝强, 王猛, 张瑞雪, 任双坡, 赵晓博, 姚光庆. 高温-超压-高CO2背景下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以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83-95. |
[9] | 张俊龙, 何幼斌, 梁建设, 邱春光, 吴东胜, 李华, 童乐. 东非海岸盆地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其控源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28-140. |
[10] | 刘阳平, 吴博然, 于忠良, 余成林, 王立鑫, 尹艳树. 辫状河砂岩储层三维地质模型重构技术——以冀东油田高尚堡区块新近系馆陶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59-170. |
[11] | 牛成民, 杜晓峰, 王启明, 张参, 丁熠然. 渤海海域新生界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14. |
[12] | 赵笑笑, 闫建平, 王敏, 何贤, 钟光海, 王军, 耿斌, 胡钦红, 李志鹏.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湖相泥页岩夹层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18-129. |
[13] | 阳宏, 刘成林, 王飞龙, 汤国民, 李国雄, 曾晓祥, 吴育平. 渤中凹陷东营组古沉积环境及烃源岩发育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81-92. |
[14] | 陈亚军, 荆文波, 宋小勇, 何伯斌, 伍宏美, 王睿, 解士建, 宋凯辉, 马强.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沉积岩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63-75. |
[15] | 龙盛芳, 王玉善, 李国良, 段传丽, 邵映明, 何咏梅, 陈凌云, 焦煦. 苏里格气田苏49区块盒8下亚段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59-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