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6, Vol. 28 ›› Issue (2): 71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2.002
黄成刚1,2,袁剑英1,2,吴梁宇1,2,张小军1,2,吴丽荣1,2,潘 星2
Huang Chenggang 1,2,Yuan Jianying 1,2,Wu Liangyu 1,2,Zhang Xiaojun 1,2,Wu Lirong 1,2,Pan Xing 2
摘要: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深入,发育于临近湖盆沉积中心的致密碳酸盐岩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 通过 调研前人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近年来湖相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特别是形成优质储层的白云石化作用) 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湖相碳酸盐沉积具有“时间跨度大和分布范围广” 的特征,时间上包括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古近纪等,平面上包括准噶尔、三塘湖、四川和柴达木等盆 地的凹陷和斜坡区;②从我国湖相碳酸盐岩的岩性和物性来看,咸化湖盆的白云岩或云质岩类均较为有 利,常与泥页岩共生,多为“中孔-特低渗”型储层,孔隙类型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③湖相碳酸盐岩的白 云石化模式主要包括原生生物成因模式、准同生交代成因模式、热液交代成因模式以及热液喷流型原生 成因模式等;④在湖相白云岩研究中,主、微量元素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锶同位素分析等地球化 学分析技术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1] | 王同川, 陈浩如, 温龙彬, 钱玉贵, 李玉琢, 文华国. 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识别及储集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09-121. |
[2] | 卞保力, 刘海磊,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96-105. |
[3] | 李长海, 赵伦, 刘波, 赵文琪, 王淑琴, 李建新, 郑天宇, 李伟强. 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网络连通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13-123. |
[4] | 王雪柯, 王震,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54-62. |
[5] | 李盛谦, 曾溅辉, 刘亚洲, 李淼, 焦盼盼.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古近系平湖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49-61. |
[6] | 魏嘉怡, 王红伟, 刘刚, 李涵, 曹茜.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20-130. |
[7] | 武小宁, 邓勇, 林煜, 钟厚财, 康晓宁, 汪钰婷, 屈琳.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石炭系有利岩相预测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25-136. |
[8] | 江梦雅, 王江涛, 刘龙松, 李卉, 陈海龙, 蒋中发, 王学勇, 刘海磊.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38-151. |
[9] | 肖玲, 陈曦, 雷宁, 易涛, 郭文杰.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80-93. |
[10] | 冯明友, 高瑞琪, 王兴志, 徐亮, 赵金, 刘小洪, 尚俊鑫. 川西南宝兴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一段白云岩储层充填序列及流体指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1-20. |
[11] | 曾治平, 柳忠泉, 赵乐强, 李艳丽, 王超, 高平.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25-35. |
[12] | 文志刚, 罗雨舒, 刘江艳, 赵春雨, 李士祥, 田伟超, 樊云鹏, 高和婷. 陇东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47-59. |
[13] | 吕正祥, 廖哲渊, 李岳峰, 宋修章, 李响, 何文军, 黄立良, 卿元华.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云质岩储层成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26-37. |
[14] | 李璐萍, 梁金同, 刘四兵, 郭艳波, 李堃宇, 和源, 金九翔. 川中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白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39-48. |
[15] | 魏钦廉, 王翀峘, 刘军峰, 胡榕, 刘美荣, 吕玉娟. 鄂尔多斯盆地樊家川地区三叠系长63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31-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