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6, Vol. 28 ›› Issue (6): 117124.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6.016
尹帅1,2,3,丁文龙1,2,3,单钰铭4,周文4,房克栋5,赵鑫5,张惠南5
Yin Shuai 1,2,3, Ding Wenlong 1,2,3, Shan Yuming4, Zhou Wen4,Fang Kedong5, Zhao Xin5, Zhang Huinan5
摘要: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用常规方法难以实现对其渗透率的有效预测。为了解决该问题,同时考虑岩石电导率、颗粒电导率、地层水电导率及胶结指数等建立了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模型,并通过对致密砂岩渗透率的数值分析,探讨了这些因素对致密砂岩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相关解释图版。研究表明:①致密砂岩渗透率随着岩石电导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岩石电导率较小时,其对渗透率的影响较小;反之,影响较大。②致密砂岩渗透率随着颗粒电导率的增大而减小,但颗粒电导率对致密砂岩渗透率的影响并不大。与颗粒电导率相比,岩石电导率对致密砂岩渗透率的影响更大。③致密砂岩渗透率随着胶结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当胶结指数较小时,其对致密砂岩渗透率的影响较小;反之,影响较大。将该方法应用于川西地区三叠系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致密砂岩储层评价及测井评价等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 陈康, 戴隽成, 魏玮, 刘伟方, 闫媛媛, 郗诚, 吕龑, 杨广广. 致密砂岩AVO属性的贝叶斯岩相划分方法——以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1-121. |
[2] | 周东红, 谭辉煌, 张生强. 渤海海域垦利6-1油田新近系复合河道砂体地震描述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3-21. |
[3] | 袁成, 苏明军, 倪长宽.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薄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29-238. |
[4] | 张艳, 高世臣, 孟婉莹, 成育红, 蒋思思. 致密砂岩储层AVO正演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20-128. |
[5] | 李新豫, 张静, 包世海, 张连群, 朱其亮, 闫海军, 陈胜. 川中地区须二段气藏地震预测陷阱分析及对策——以龙女寺区块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120-127. |
[6] | 王秀姣, 黄家强, 姜仁, 曾庆才. 不同含气砂岩的AVO响应类型及其近似式误差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5): 120-126. |
[7] | 邓帅, 刘学伟, 王祥春. 上覆水平界面对目的层地震波振幅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3): 118-125. |
[8] | 韩光明,潘光超,付 琛,罗 琪,邵 远,汪 锐. 含气储层及盖层速度变化对地震响应和AVO 类型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2): 107-113. |
[9] | 冯小英,秦凤启,唐钰童,刘 慧,王 亚 . 沁水盆地煤层含气后的 AVO 响应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4): 103-108. |
[10] | 李胜军,高建虎,雍学善,王耀,魏新建. 小尺度体反射系数近似公式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1): 96-99. |
[11] | 金莉,骆宗强,李萍. 澳大利亚布劳斯盆地深水区Jamieson组AVO 异常成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2): 70-75. |
[12] | 李宁,苏云,田军,秦广胜. AVO 流体反演技术在川东北某区烃类检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5): 102-106. |
[13] | 吕姗姗,熊晓军,贺振华. 基于波动方程的AVO 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6): 102-105. |
[14] | 袁焕,王宇超,石兰亭,胡自多,袁刚. 一种基于修正Cauchy 分布的高分辨率AVO 三参数反演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6): 93-96. |
[15] | 徐丽英,方炳钟,孙立旭,姜德志,李德纯. AVO 技术在铁匠炉地区油气检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5): 73-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