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8, Vol. 20 ›› Issue (4): 535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4.010
肖芝华1,钟宁宁1,赵占银2,黄志龙1,宋立忠2,张振英1,谭建波1
XIAO Zhihua1,ZHONG Ningning1,ZHAO Zhanyin2,HUANG Zhilong1,SONG Lizhong2,ZHANG Zhenying1,TAN Jianbo1
摘要: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杨油层的地质解剖,将低渗透油藏“甜点”的成藏模式分为“直排型”和“断层供油型” 2 种类型。综合分析认为烃源岩、储集层、沉积物源和断层是“甜点”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优质烃源岩发育提供充足油源,超压为排烃动力,烃源岩与储集层广泛紧密接触;泉四段Ⅰ砂组和Ⅲ 砂组含油性好于Ⅱ砂组和Ⅳ 砂组,Ⅰ砂组顶薄砂岩厚,Ⅱ-Ⅳ砂组砂体由断层沟通油源;储集层厚度大于3 m,主要沉积相为主河道和河漫滩相;主河道砂体聚油、通榆物源主河道砂体含油性好于保康物源主、次河道砂体。
[1] 李道品,罗迪强,刘雨芬.低渗透油田概念及我国储量分布状况[J].低渗透油气田,1996,1(1):1-7. [2] 曾大乾,李淑珍.中国低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J].石油学报,1994,15(1):38-46. [3] 蒋凌志,顾家裕,郭斌程.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J].沉积学报,2004,22(1):13-18. [4] 杨晓萍,赵文智,邹才能,等.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J].石油学报, 2007,28(4):57-61. [5] 王永春.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的形成条件与分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6] 赵应成,王天琦,田光荣,等.低渗透油田富集区预测技术研究———以松辽盆地扶杨油层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19(1):21-26. [7] 刘宝柱,孙万军,陈少军,等.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的成藏史[J].现代地质,2003,17(1):87-91. [8] 邹才能,贾承造,赵文智,等.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4):125-130. [9] 侯启军,魏兆胜,赵占银,等.松辽盆地的深盆油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4):406-411. [10] 宋立忠,李本才,王芳.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低渗透油藏形成机制[J].岩性油气藏,2007,19(2):57-61. |
[1] | 张天择, 王红军, 张良杰, 张文起, 谢明贤, 雷明, 郭强, 张雪锐. 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在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56-65. |
[2] | 李长海, 赵伦, 刘波, 赵文琪, 王淑琴, 李建新, 郑天宇, 李伟强. 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网络连通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13-123. |
[3] | 陈叔阳, 何云峰, 王立鑫, 尚浩杰, 杨昕睿, 尹艳树.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24-135. |
[4] | 苏勤, 曾华会, 徐兴荣, 王德英, 孟会杰. 沙漠区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关键方法及其在尼日尔Agedem地区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8-28. |
[5] | 王雪柯, 王震,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54-62. |
[6] | 罗贝维, 尹继全, 胡广成, 陈华, 康敬程, 肖萌, 朱秋影, 段海岗. 阿联酋西部地区白垩系森诺曼阶高孔渗灰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63-71. |
[7] | 范蕊, 刘卉, 杨沛广, 孙星, 马辉, 郝菲, 张珊珊. 阿曼盆地A区白垩系泥岩充填型碳酸盐岩溶蚀沟谷识别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72-81. |
[8] | 刘亚明, 王丹丹, 田作基, 张志伟, 王童奎, 王朝锋, 阳孝法, 周玉冰. 巴西桑托斯盆地复杂碳酸盐岩油田火成岩发育特征及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27-137. |
[9] | 唐昱哲, 柴辉, 王红军, 张良杰, 陈鹏羽, 张文起, 蒋凌志, 潘兴明. 中亚阿姆河右岸东部地区侏罗系盐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预测新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47-158. |
[10] | 李丰丰, 倪小威, 徐思慧, 魏新路, 刘迪仁. 斜井各向异性地层随钻侧向测井响应规律及快速校正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61-168. |
[11] | 王建功, 李江涛, 李翔, 高妍芳, 张平, 孙秀建, 白亚东, 左洺滔. 柴西地区新生界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相组合差异性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17. |
[12] | 宋兴国, 陈石, 杨明慧, 谢舟, 康鹏飞, 李婷, 陈九洲, 彭梓俊.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Ⅰ16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99-109. |
[13] | 倪新锋, 沈安江, 乔占峰, 郑剑锋, 郑兴平, 杨钊.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成因及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44-158. |
[14] | 刘永立, 李国蓉, 何钊, 田家奇, 李肖肖. 塔北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与台缘带展布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80-91. |
[15] | 李国欣, 石亚军, 张永庶, 陈琰, 张国卿, 雷涛.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地质认识新进展及重要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