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4): 99104.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4.020
施玉娇1,高振东2,王起琮1,王刚1
SHI Yujiao1, GAO Zhendong2,WANG Qicong1,WANG Gang1
摘要:
该文介绍了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的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以陕北富昌地区延长组长2段储层为例,应用储层流动层带指标FZI 值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根据薄片鉴定、图像分析、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研究了各流动单元的岩石物理特征。研究区延长组长2 段储层可划分为5 类流动单元,它们之间具有独立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流动层带指标FZI 值进行流动单元划分是开展储层分类与评价以及成因分析的有效途径。
[1] 李阳,刘建民.流动单元研究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9-21. [2] 史玉成,陈明强,张审琴,等.低渗透气田单井控制储量计算的流动单元方法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7,19(4):106-110. [3] 马立祥.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0,11(2):30-35. [4] 万丙乾,马玉明,郭晓坤,等.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现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1,31(1):6-7. [5] 张继春,彭仕宓,穆立华,等.流动单元四维动态演化仿真模型研究[J].石油学报,2005,26(1):69-73. [6] 王瑞飞,宋子齐,尤小健,等.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在地质上的应用[J].测井技术,2003,27(6):481-485. [7] 冯晓光,刘学峰,岳清山,等.厚油层非均质特征描述的新方法———水利(渗流)单元分析[J].石油学报,1994,15(专刊):149-158. [8] 吕晓光,于洪文,田东辉,等.高含水后期油田细分单砂层的地质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1993,14(4):345-449. [9] 雷启鸿,宋子齐,谭成仟,等.利用流动单元建立渗透率模型的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0,21(3):216-217. [10] 刘化清,袁剑英,李相博,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7,19(1):52-53. [11] 李书恒,赵继勇,崔攀峰,等.超低渗透储层开发技术对策[J].岩性油气藏,2008,20(3):128-131. |
[1] | 张晓丽, 王小娟, 张航, 陈沁, 关旭, 赵正望, 王昌勇, 谈曜杰.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87-98. |
[2] | 周洪锋, 吴海红,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85-97. |
[3] | 田亚, 李军辉, 陈方举, 李跃, 刘华晔, 邹越, 张晓扬. 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36-146. |
[4] | 冯斌, 黄晓波, 何幼斌, 李华, 罗进雄, 李涛, 周晓光. 渤海湾盆地庙西北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源-汇系统重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84-95. |
[5] | 王天海, 许多年,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98-110. |
[6] | 齐育楷, 郭景祥, 罗亮, 骆福嵩, 周学文, 姚威, 张坦, 林会喜. 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隐蔽圈闭发育模式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08-119. |
[7] | 徐壮, 石万忠, 王任, 骆福嵩, 夏永涛, 覃硕, 张晓. 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白垩系碎屑岩油气成藏规律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31-46. |
[8] | 米伟伟, 谢小飞, 曹红霞, 马强, 杜永慧, 张琼, 邓长生, 宋珈萱.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山2—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01-117. |
[9] | 杨帆, 卞保力, 刘慧颖, 姚宗全, 尤新才, 刘海磊, 卫延召. 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限制性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63-72. |
[10] | 苏亦晴, 杨威, 金惠, 王志宏, 崔俊峰, 朱秋影, 武雪琼, 白壮壮. 川西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深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86-99. |
[11] | 王剑, 周路, 靳军, 向宝力, 胡文瑄, 杨洋, 康逊.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乌尔禾组砂砾岩优质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34-44. |
[12] | 罗浩渝, 陈军, 章学岐, 孟祥霞, 赵凤全, 吴少军, 郭璇. 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对岩性油藏的控制——以库车坳陷南斜坡巴西改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70-80. |
[13] | 张本健, 田云英, 曾琪, 尹宏, 丁熊. 四川盆地西北部三叠系须三段砂砾岩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20-28. |
[14] | 马永平, 张献文, 朱卡, 王国栋, 潘树新, 黄林军, 张寒, 关新. 玛湖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57-70. |
[15] | 陈静, 陈军, 李卉, 努尔艾力·扎曼. 准噶尔盆地玛中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叠合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7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