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6): 19.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6.001
• 学科前缘 • 下一篇
王华忠1,王雄文1,王西文2
WANG Huazhong1, WANG Xiongwen1, WANG Xiwen2
摘要:
Bayes 理论框架下的地震波全波形反演是油气勘探中的导引性技术,其基本思想在去噪音、反褶积、 地震数据规则化、一维波阻抗反演、AVA(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叠前偏移成像、速度分析及层析成像中占 据核心位置。但由于观测数据与反演模型参数之间的高度非线性性,导致在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地震波 全波形反演(FWI)的难度增大。据此,首先从概率论的观点说明了地震波反演的本质,指出在假设观测噪 音为高斯白噪的情况下,Bayes 估计可以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实现;接着分析了数据空间向参数空间映射的 数学物理含义,指出映射的非线性性强弱取决于数据和模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准确地说取决于介质 模型的复杂性和描述地震波物理传播过程的正算子的复杂性;最后在分析陆上和海上地震数据特点的基 础上,指出了地震波反演走向实用化的策略。通过以上分析,提出:①速度场的反演是利用特征波场的反 演(CWI),而不是全波形的反演;②合理地增加波场的相位信息在泛函中所占的比例;③尽量充分考虑初 始模型的先验信息。只有满足以上3 个条件,才能使地震波全波形反演逐步走向实用化。
[1] | 洪智宾, 吴嘉, 方朋, 余进洋, 伍正宇, 于佳琦. 纳米限域下页岩中可溶有机质的非均质性及页岩油赋存状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60-168. |
[2] | 唐述凯, 郭天魁, 王海洋, 陈铭. 致密储层缝内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69-177. |
[3] | 李启晖, 任大忠, 甯波, 孙振, 李天, 万慈眩, 杨甫, 张世铭.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76-88. |
[4] | 张记刚, 杜猛, 陈超, 秦明, 贾宁洪, 吕伟峰, 丁振华, 向勇.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89-102. |
[5] | 柴毓, 王贵文, 柴新. 四川盆地金秋区块三叠系须二段储层非均质性及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29-40. |
[6] | 龙盛芳, 王玉善, 李国良, 段传丽, 邵映明, 何咏梅, 陈凌云, 焦煦. 苏里格气田苏49区块盒8下亚段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59-69. |
[7] | 梁志凯, 李卓, 李连霞, 姜振学, 刘冬冬, 高凤琳, 刘晓庆, 肖磊, 杨有东.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孔径多重分形特征与岩相的关系[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22-35. |
[8] | 曹江骏, 陈朝兵, 罗静兰, 王茜. 自生黏土矿物对深水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合水地区长6油层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36-49. |
[9] | 戚涛, 胡勇, 李骞, 赵梓寒, 张春, 李滔. 考虑弥散的混溶驱替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5): 161-169. |
[10] | 郑玉飞, 李翔, 徐景亮, 郑伟杰, 于萌. 储层非均质性对自生CO2调驱效果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122-128. |
[11] | 陈怡婷, 刘洛夫, 王梦尧, 窦文超, 徐正建.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6、长7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51-65. |
[12] | 徐波, 王建, 于乐丹, 王凯泽, 董凤娟, 刘峰. 致密油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其对产能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姜家川地区长8储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6): 109-116. |
[13] | 臧士宾, 郑永仙, 崔俊, 毛建英, 张小波. 砂砾岩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以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3): 35-42. |
[14] | 曹茜, 王志章, 王野, 张栋梁, 公言杰, 邹开真, 樊太亮. 砂砾岩储层分布非均质性和质量非均质性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2): 129-138. |
[15] | 李友全, 韩秀虹, 阎燕, 张德志, 周志为, 孟凡坤. 低渗透油藏CO2吞吐压力响应曲线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6): 119-1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