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6): 10110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6.018
李威1,文志刚1,2
LI Wei1, WEN Zhigang 1,2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7 油层组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潜力,但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其勘探 难度越来越大。致密砂岩型岩性油气藏的成藏富集机理是制约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 油层组深入勘 探的核心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从烃源岩、沉积相、储集层及构造特征等方面入手,总结了 该区长7 油层组油气藏分布特征和规律,并分析了油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马岭地区长7 油层组主要为岩性油气藏,深湖浊积岩为主要沉积类型,油气富集主要受烃源岩、沉积相及储层等因素的 控制。
[1] 戴亚权,文志刚,余秋华,等.马岭油田侏罗系Y10 油组油气富集规律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29(1):39-41. [2] 邓秀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1. [3] 张文正,杨华,李剑锋,等.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 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强生排烃特征及机理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3):289-293. [4] 张文正,杨华,杨奕华,等.鄂尔多斯盆地长7 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J].地球化学,2008,37(1):59-64. [5] 杨华,张文正.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 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2005,34(2):147-154. [6] 卢双舫,张敏,钟宁宁,等.油气地球化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204. [7] 杨华,刘显阳,张才利,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透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及其分布规律[J].岩性油气藏,2007,19(3):1-6. [8] 张润合,郑兴平,徐献高,等.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四、五段泥岩生烃潜力评价[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2):9-13. [9] 张克银.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成藏动力学系统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005,2(1):25-32. [10] 席胜利,刘新社,王涛.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运移特征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3):229-235. [11] 查明,曲江秀,张卫海.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1):19-23. [12] 邓秀芹,姚泾利,胡喜锋,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成藏流体动力系统特征及其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6):1044-1050. [13] 邓秀芹,刘新社,李士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致密史与油藏成藏史[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30(2):156-161. |
[1] | 易珍丽, 石放,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56-66. |
[2] | 孟庆昊,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向建波. 塔里木盆地现代分支河流体系形态、分布及其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44-56. |
[3] | 周洪锋, 吴海红,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85-97. |
[4] | 陈叔阳, 何云峰, 王立鑫, 尚浩杰, 杨昕睿, 尹艳树.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24-135. |
[5] | 朱秀香, 赵锐, 赵腾.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走滑分段特征与控储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31-138. |
[6] | 宋兴国, 陈石, 杨明慧, 谢舟, 康鹏飞, 李婷, 陈九洲, 彭梓俊.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Ⅰ16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99-109. |
[7] | 卜旭强, 王来源, 朱莲花, 黄诚, 朱秀香.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奥陶系断控缝洞型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52-160. |
[8] | 倪新锋, 沈安江, 乔占峰, 郑剑锋, 郑兴平, 杨钊.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成因及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44-158. |
[9] | 王亮, 苏树特, 马梓柯, 蒲静, 姚蔺芳, 刘宇, 罗洋. 川中地区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9-31. |
[10] | 李晓辉, 杜晓峰, 官大勇, 王志萍, 王启明. 辽东湾坳陷东北部新近系馆陶组辫曲过渡型河流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93-103. |
[11] | 陈袁, 廖发明, 吕波, 贾伟, 宋秋强, 吴燕, 亢鞠, 鲜让之. 塔里木盆地迪那2气田古近系离散裂缝表征与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04-116. |
[12] | 张本健, 徐唱, 徐亮, 周刚, 丁熊.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三段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54-163. |
[13] | 彭军, 夏梦, 曹飞, 夏金刚, 李峰. 塔里木盆地顺北一区奥陶系鹰山组与一间房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7-30. |
[14] | 马正武, 官大勇, 王启明, 刘尧均, 李晓辉. 辽中凹陷古近系东三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31-140. |
[15] | 刘宗堡, 李雪, 郑荣华, 刘化清, 杨占龙, 曹松.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