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6): 3034.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6.006
罗群1,王崇孝2,唐敏3,黄捍东4
LUO Qun1, WANG Chongxiao2, TANG Min3, HUANG Handong4
摘要:
不规则地质体隐蔽性强、识别难度大,用常规的理论与技术难以对其进行有效预测。 地震沉积学的 引入和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为有效识别不规则地质体隐蔽圈闭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技术支 撑。 建立地震属性、沉积微相和隐蔽圈闭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对隐蔽圈闭进行有效识别的基础,地震相分 析、小波分频特殊处理和相控随机非线性高精度储层反演等技术则是不规则地质体隐蔽圈闭识别的关键 技术。 对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 15 井区沙三下亚段各种扇体隐蔽圈闭的预测和勘探效果表明,“地震-地 质一体化、理论-技术一体化”的不规则地质体隐蔽圈闭识别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模式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1] 贺振华,黄德济,胡光岷,等.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特征方法理 论及应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杨文采.地震道的非线性混沌反演—— —Ⅰ.理论和数值试验[J]. 地球物理学报,1993,36(2):222-232. [3] 杨文采.非线性地震道的混沌反演—— —Ⅱ.关于 Lyapunov 指数 和吸引子[J].地球物理学报,1993,36(3):376-387. [4] 潘东辉,肖慈王旬,陈志文,等.波阻抗或层速度纵向预测[J].物 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22(1):8-12. [5] Norton S J. Iterative seismic inversion[J]. Geophysical Journal,1988,94(3):457-468. [6] Cooke D A,Sohneider W A. Generalized liner inversion reflection seismic data[J]. Geophysics,1983,48(6):665-676. [7] 林承焰,张宪国,董春梅.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J].石油学 报,2007,28(2):69-72. [8] 曾洪流.地震沉积学[M].朱筱敏,曾洪流,董艳蕾,等译.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27-56. [9] 贾承造,池英柳.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资源潜力与勘探技术, 隐蔽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勘探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2004:1-11. [10] 陆光辉,朱玉波,张宏,等.隐蔽圈闭识别技术发展概述[J].勘 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27(2):79-86. [11] 熊翥.隐蔽油气藏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J].勘探地球 物理进展,2004,27(6):391-396. [12] 黄捍东,罗群,付艳,等.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研究与应用 [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38(6):694-698. [13] 陈桂华,刘志斌.应用反演技术研究 BZ26-2 油气田馆陶组沉 积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1,15(3):21-26. [14] 王裕玲,周志才.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划分沉积微相[J].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1996,31(增刊 1):38-42. [15] Wang Haiyang,Sun S Z,Yang Haijun,et al. The influence of pore structure on P-﹠ S-wave velocities in complex carbonate reservoirs with secondary storage space[J]. Petroleum Science,2011,8(4):394-405. |
[1] | 易珍丽, 石放,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56-66. |
[2] | 孟庆昊,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向建波. 塔里木盆地现代分支河流体系形态、分布及其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44-56. |
[3] | 陈叔阳, 何云峰, 王立鑫, 尚浩杰, 杨昕睿, 尹艳树.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24-135. |
[4] | 朱秀香, 赵锐, 赵腾.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走滑分段特征与控储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31-138. |
[5] | 卜旭强, 王来源, 朱莲花, 黄诚, 朱秀香.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奥陶系断控缝洞型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52-160. |
[6] | 宋兴国, 陈石, 杨明慧, 谢舟, 康鹏飞, 李婷, 陈九洲, 彭梓俊.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Ⅰ16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99-109. |
[7] | 倪新锋, 沈安江, 乔占峰, 郑剑锋, 郑兴平, 杨钊.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成因及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44-158. |
[8] | 陈袁, 廖发明, 吕波, 贾伟, 宋秋强, 吴燕, 亢鞠, 鲜让之. 塔里木盆地迪那2气田古近系离散裂缝表征与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04-116. |
[9] | 彭军, 夏梦, 曹飞, 夏金刚, 李峰. 塔里木盆地顺北一区奥陶系鹰山组与一间房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7-30. |
[10] | 王素英, 张翔, 田景春, 彭明鸿, 郑潇宇, 夏永涛.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柯坪塔格组沉积演化及沉积分异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81-94. |
[11] | 李慧莉, 尤东华, 李建交, 谭广辉, 刘士林. 麦盖提斜坡北新1井吐依洛克组角砾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26-35. |
[12] | 曹思佳, 孙增玖, 党虎强, 曹帅, 刘冬民, 胡少华. 致密油薄砂体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实效——以松辽盆地敖南区块下白垩统泉头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39-247. |
[13] | 刘丽. 埕岛油田馆陶组曲流河砂体叠置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40-48. |
[14] | 孙文举, 王应斌, 徐文军.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雷家碛地区盒8段致密储层“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69-77. |
[15] | 任大忠, 张晖, 周然, 王茜, 黄海, 唐胜蓝, 金娜. 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6): 27-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