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1): 120124.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1.024
孔祥宇1,于继崇2,李树峰3
KONG Xiangyu1,YU Jichong2,LI Shufeng3
摘要:
针对复杂断块老油田地层对比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在广泛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强调综合分析和运用地面露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等所能提供的一切有用信息,并使之相互配合、相互验证,进而达到精确地层对比的综合方法———“地震测井结合、分块分级对比”的小层对比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测井资料纵向上的高分辨率优势和地震资料横向上的优势对砂层组进行识别及划分对比,此外,还应用油田开发过程中丰富的生产动态资料进行方案的验证和必要的调整, 从而达到动态资料与井震资料的统一。该方法在现已处于开发中后期的缅甸PYAY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断层展布特征和油水系统均取得了新的认识,并克服了原方案划分方法较笼统、精度不足等缺点。因此,在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新进展,建立了一套专门针对类似的复杂断块老油田开展精细地层对比研究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方法模式。
[1] 穆龙新,裘怿楠.不同开发阶段的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6. [2] 裘怿楠,陈子琪.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66-87. [3] 王志章,石占中.现代油藏描述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235-239. [4] 贾爱林,肖敬修.油藏评价阶段建立地质模型的技术与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58-68. [5] 余守德,张晓峰,钱鑫芳,等.复杂断块小油田滚动勘探开发储层预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4-33. [6] 程玉红,郭彦如,郑希民,等.井震多因素综合确定的解释方法与应用效果[J].岩性油气藏,2007,19(2):97-101. [7] 朱小燕,李爱琴,段晓晨,等.镇北油田延长组长3 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J].岩性油气藏,2007,19(4):82-86. [8] 王振奇,张昌民,张尚锋,等.油气储层的层次划分和对比技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1):70-75. [9] 穆龙新.油藏描述技术的一些发展动向[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6(6):42-46. [10] Baker R O,Kuppe F,Chugh S, et al. Full-field modeling using streamline-based simulation:4 case studies[J]. SPE 66405,2002,5(2):1-11. [11] Chambers R L. Constraining geostatistical reservoir descriptions with 3D seismic data to reduce uncertainty [C]∥Yarus J M,Chambers R L, eds. Stochastic modeling and geostatistics:principles, methods and case studies[J]. AAPG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Geology,1994. |
[1] | 冉逸轩, 王健, 张熠.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基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勘探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66-76. |
[2] | 屈卫华, 田野, 董常春, 郭小波, 李立立, 林斯雅, 薛松, 杨世和.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烃源岩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22-134. |
[3] | 王洪星, 韩诗文, 胡佳, 潘志浩.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预测及成藏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35-45. |
[4] | 杨为华. 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25-34. |
[5] | 何文渊, 赵莹, 钟建华, 孙宁亮.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8. |
[6] | 杜长鹏. 松辽盆地莺山-双城断陷白垩系致密火山岩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15-124. |
[7] | 刘宗堡, 李雪, 郑荣华, 刘化清, 杨占龙, 曹松.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13. |
[8] | 刘化清, 冯明, 郭精义, 潘树新, 李海亮, 洪忠, 梁苏娟, 刘彩燕, 徐云泽. 坳陷湖盆斜坡区深水重力流水道地震响应及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LHP地区嫩江组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1-12. |
[9] | 符勇, 李忠诚, 万谱, 阙宜娟, 王振军, 吉雨, 黄礼, 罗静兰, 鲍志东. 三角洲前缘滑塌型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青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98-208. |
[10] | 曹思佳, 孙增玖, 党虎强, 曹帅, 刘冬民, 胡少华. 致密油薄砂体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实效——以松辽盆地敖南区块下白垩统泉头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39-247. |
[11] | 袁选俊, 周红英, 张志杰, 王子野, 成大伟, 郭浩, 张友焱, 董文彤.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11. |
[12] | 梁志凯, 李卓, 李连霞, 姜振学, 刘冬冬, 高凤琳, 刘晓庆, 肖磊, 杨有东.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孔径多重分形特征与岩相的关系[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22-35. |
[13] | 杨文杰, 胡明毅, 苏亚拉图, 刘昌, 元懿, 李金池. 松辽盆地苏家屯次洼初始裂陷期扇三角洲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59-68. |
[14] | 张满郎, 孔凡志, 谷江锐, 郭振华, 付晶, 郑国强, 钱品淑. 九龙山气田珍珠冲组砂砾岩储层评价及有利区优选[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13. |
[15] | 张少龙, 闫建平, 唐洪明, 孙红, 王敏, 董政. 致密碎屑岩气藏可压裂性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以松辽盆地王府断陷登娄库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3): 133-1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