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Z1): 495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Z1.011
孙康1,李国艳2,王波1,王鹏1,李元奎1
SUN Kang1, LI Guoyan2, WANG Bo1, WANG Peng1, LI Yuankui1
摘要:
通过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物性、薄片、铸体薄片、压汞等),详细分析了昆北断阶带切12 号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并结合该区的构造与沉积等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分选差,且泥质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高;储层物性差,且孔渗相关性较差;孔喉小且分选差,孔隙连通性差。研究认为,沉积环境、黏土矿物、泥质杂基和构造运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1] 吴光大,葛肖虹.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2] 高增海,曹春潮.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及形成机理探讨[C].CPS/SEG2004 国际地球物理会议论文集,2004:840-842. [3] 王桂红,谭彦虎,陈新领,等.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领域[J].中国石油勘探,2006,11(1):80-84. [4] 黄龙,田景春,肖玲,等.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6 砂岩储层特征及评价[J].岩性油气藏,2008,20(1):83-88. [5] 伏万军.黏土矿物成因及对砂岩储集性能的影响[J].古地理学报,2000,8(3):59-68. [6] 魏钦廉,郑荣才,肖玲,等.鄂尔多斯盆地吴旗地区长6 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7,19(4):45-50. [7] 曲春霞,杨秋莲,刘登飞,等.长庆油田延长组特低渗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8,20(2):43-47. [8] 周凤娟,王振奇,支东明,等.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下亚组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J].岩性油气藏,2008,20(4):65-70. [9] 王随继,黄杏珍,任明达,等.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碎屑岩中粘土矿物特征及储层保护措施[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1):112-118. [10] 史基安,王琪.影响碎屑岩天然气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1995,13(2):128-139. [11] 南珺祥,王素荣,姚卫华,等.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8 特低渗透储层微裂缝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7,19(4):40-43. [12] 王崇孝,田多文,魏军,等.酒泉盆地窟窿山油藏裂缝分布特征[J].岩性油气藏,2008,20(4):20-25. |
[1] | 冉逸轩, 王健, 张熠.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基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勘探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66-76. |
[2] | 闫建平, 来思俣, 郭伟, 石学文, 廖茂杰, 唐洪明, 胡钦红, 黄毅. 页岩气井地质工程套管变形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4. |
[3] | 唐述凯, 郭天魁, 王海洋, 陈铭. 致密储层缝内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69-177. |
[4] | 徐田录, 吴承美, 张金凤, 曹爱琼, 张腾.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天然裂缝特征与压裂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35-43. |
[5] | 钟会影, 余承挚, 沈文霞, 毕永斌, 伊然, 倪浩铭.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72-179. |
[6] | 计玉冰, 郭冰如, 梅珏, 尹志军, 邹辰. 四川盆地南缘昭通示范区罗布向斜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37-145. |
[7] | 白雪峰, 李军辉, 张大智, 王有智, 卢双舫, 隋立伟, 王继平, 董忠良.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富集条件[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52-64. |
[8] | 李长海, 赵伦, 刘波, 赵文琪, 王淑琴, 李建新, 郑天宇, 李伟强. 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网络连通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13-123. |
[9] | 包汉勇, 刘超, 甘玉青, 薛萌, 刘世强, 曾联波, 马诗杰, 罗良. 四川盆地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22. |
[10] | 郭海峰, 肖坤叶, 程晓东, 杜业波, 杜旭东, 倪国辉, 李贤兵, 计然. 乍得Bongor盆地花岗岩潜山裂缝型储层有效渗透率计算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17-126. |
[11] | 唐昱哲, 柴辉, 王红军, 张良杰, 陈鹏羽, 张文起, 蒋凌志, 潘兴明. 中亚阿姆河右岸东部地区侏罗系盐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预测新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47-158. |
[12] | 武小宁, 邓勇, 林煜, 钟厚财, 康晓宁, 汪钰婷, 屈琳.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石炭系有利岩相预测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25-136. |
[13] | 覃建华, 王建国, 李思远, 李胜, 窦智, 彭仕宓.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储层水力裂缝特征及形成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29-36. |
[14] | 杨跃明, 张少敏, 金涛, 明盈, 郭蕊莹, 王兴志, 韩璐媛. 川南地区二叠系龙潭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1-11. |
[15] | 闫建平, 罗静超, 石学文, 钟光海, 郑马嘉, 黄毅, 唐洪明, 胡钦红. 川南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模式及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6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