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5, Vol. 27 ›› Issue (4): 687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5.04.010
桂志先,朱广生
Gui Zhixian, Zhu Guangsheng
摘要:
近 10 年来,油气田微震监测技术有了全面而较快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水力压裂微震监测方法的能力和效果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微震监测的软硬件逐步商业化,微震监测的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等都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微震监测技术服务工作快速增加,仅北美洲各个盆地,每年就有数千口井使用了水力压裂裂缝微震成像技术。国内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兴起,微震监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 1 ] Segall P.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fluid extraction [ J ] . Geology , 1989 ,17 ( 10 ), 942-946. [ 14 ] Estrada E , Roberts N , Phillips C , et al. Fracture mapping in the San Juan Basin , New Mexico [ R ] . SPE 124673 , 2009. |
[1] | 闫建平, 来思俣, 郭伟, 石学文, 廖茂杰, 唐洪明, 胡钦红, 黄毅. 页岩气井地质工程套管变形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4. |
[2] | 秦正山, 何勇明, 丁洋洋, 李柏宏, 孙双双. 边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及水侵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78-188. |
[3] | 周浩, 梁利侠. 水平井探测半径计算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57-168. |
[4] | 杨兆臣, 卢迎波, 杨果, 黄纯, 弋大琳, 贾嵩, 吴永彬, 王桂庆. 中深层稠油水平井前置CO2蓄能压裂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78-184. |
[5] | 岳世俊, 刘应如, 项燚伟, 王玉林, 陈汾君, 郑长龙, 景紫岩, 张婷静. 一种水侵气藏动态储量和水侵量计算新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53-160. |
[6] | 何贤, 闫建平, 王敏, 王军, 耿斌, 李志鹏, 钟光海, 张瑞湘. 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与采油产能关系——以东营凹陷南坡F154区块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06-117. |
[7] | 蔡晖, 屈丹, 陈民锋. 组合井网储量动用规律及水平井加密合理技术策略——以渤海HD油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47-155. |
[8] | 张运来, 陈建波, 周海燕, 张吉磊, 章威. 海上底水油藏水平井水驱波及系数定量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46-153. |
[9] | 曹旭升, 韩昀, 张继卓, 罗志伟. 渗吸效应对裂缝性低渗砾岩油藏开发的影响——以玛湖乌尔禾组储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155-162. |
[10] | 代波, 王磊飞, 庄建, 袁维彬, 王学生. 超低渗透油藏CO2驱最小混相压力实验[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129-133. |
[11] | 邓成刚, 李江涛, 柴小颖, 陈汾君, 杨喜彦, 王海成, 连运晓, 涂加沙. 涩北气田弱水驱气藏水侵早期识别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128-134. |
[12] | 张意超, 陈民锋, 屈丹, 毛梅芬, 杨子由. X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效果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144-151. |
[13] | 姜瑞忠, 张春光, 郜益华, 耿艳宏, 余辉, 李昊远.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分形非线性渗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18-126. |
[14] | 王昕, 程希明. 石油产量预测的麦克斯韦模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55-160. |
[15] | 徐有杰, 刘启国, 王瑞, 刘义成. 复合油藏压裂水平井复杂裂缝分布压力动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61-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