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6, Vol. 28 ›› Issue (1): 117122.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1.016
马勇新1,2,雷 霄2,张乔良2,孟令强2
Ma Yongxin 1,2, Lei Xiao2, Zhang Qiaoliang2, Meng Lingqiang2
摘要:
有效渗透率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决策的关键参数之一,其获取方法通常会受到连续生产或测试精度等因素的制约。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等效渗流阻力原理,将达西公式和泊稷叶公式相结合,考虑低渗透储层岩石孔喉壁面水膜的影响,并引入有效孔喉半径的概念,建立了低渗透储层岩石有效渗透率计算新模型。 经敏感性分析可知,在低渗透油藏中,孔喉半径与水膜厚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水膜对低渗透储层岩石的有效渗透率具有较大影响。 利用新模型计算了南海珠江口盆地文昌 13-1 油田 A4H1 井主力油组的有效渗透率,与试井解释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考虑水膜影响的有效渗透率计算新模型能够为低渗透油藏产能评价和动态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徐维胜,赵培荣,聂鹏飞,等.石灰岩、白云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研究[J].石油天然气地质,2008,29(6):806-811. |
[1] | 崔传智, 李静, 吴忠维. 扩散吸附作用下CO2非混相驱微观渗流特征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81-188. |
[2] | 苏皓, 郭艳东, 曹立迎, 喻宸, 崔书岳, 卢婷, 张云, 李俊超. 顺北油田断控缝洞型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特征及保压开采对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78-188. |
[3] | 刘仁静, 陆文明.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80-188. |
[4] | 白佳佳, 司双虎, 陶磊, 王国庆, 王龙龙, 史文洋, 张娜, 朱庆杰. DES+CTAB复配驱油剂体系提高低渗致密砂岩油藏采收率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69-177. |
[5] | 李传亮, 王凤兰, 杜庆龙, 由春梅, 单高军, 李斌会, 朱苏阳. 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的水驱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163-171. |
[6] | 张运来, 陈建波, 周海燕, 张吉磊, 章威. 海上底水油藏水平井水驱波及系数定量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46-153. |
[7] | 孙会珠, 朱玉双, 魏勇, 高媛. CO2驱酸化溶蚀作用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136-142. |
[8] | 钱真, 李辉, 乔林, 柏森. 碳酸盐岩油藏低矿化度水驱作用机理实验[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59-165. |
[9] | 宋明明, 韩淑乔, 董云鹏, 陈江, 万涛.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水驱油效率及其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135-143. |
[10] | 黄广庆. 离子组成及矿化度对低矿化度水驱采收率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29-133. |
[11] | 安杰, 唐梅荣, 曹宗熊, 王文雄, 陈文斌, 吴顺林. 超低渗透低压油藏水平井转变开发方式试验[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34-140. |
[12] | 周焱斌, 何逸凡, 章威, 张吉磊, 杨磊. 海上注水开发油田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3): 130-134. |
[13] | 韩培慧, 闫坤, 曹瑞波, 高淑玲, 佟卉. 聚驱后油层提高采收率驱油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2): 143-150. |
[14] | 李传亮, 朱苏阳, 刘东华. 盖层封堵油气的机理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12-19. |
[15] | 王振鹏, 陈民锋, 尹承哲. 砾岩油藏水驱开发潜力分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5): 109-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