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4): 3740.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4.007
王君1,郭宏莉1,朱如凯1,李文科2,毛治国1
WANG Jun1, GUO Hongli1, ZHU Rukai1, LI Wenke2,MAO Zhiguo1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基底主要是中石炭统的安山岩和玄武岩,近年来在该区发现了多个火山岩油气藏,该区现已成为重要的油气产区。2008 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踏勘,共实测地质剖面4 条,分别为白碱沟、双井子、金山沟、沙尔布拉克,并确定了火山口的准确位置,文章论述了这些火山口的类型及地表特征。该区火山口划分为放射状火山口、环状火山口和半环状火山口3 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火山口分析后,归纳出5 种火山口的识别标志:①侵出相珍珠岩;②火山岩岩性、岩相的环带状分布;③ 硫磺矿沉积;④大面积热液侵染;⑤大规模隐爆角砾岩和堆砌结构。最后讨论了火山口存在的重要意义。
[1] 潘建国,郝芳,谭开俊,等.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古生界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成藏规律[J].岩性油气藏,2007,19(2):53-56. [2] 李景明,李东旭,杨东,等.中国岩性地层气藏的勘探前景[J].岩性油气藏,2007,19(4):1-8. [3] 周凤娟,王振奇,支东明,等.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下亚组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J].岩性油气藏,2008,20(4):65-70. [4] 解宏伟,田世澄,胡平,等.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成藏条件[J].特种油气藏,2008,15(3):29-32. [5] 邱家骧,陶奎元,赵俊磊,等.火山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3. [6] 张树业,刘如曦,常丽华,等.火成岩结构构造图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2-4. [7] 顾连兴,胡受奚,于春水,等.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石炭纪火山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J].岩石学报,2000,16(3):305-316. [8] 韩宝福,何国琦,王式洸,等.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底垫作用及准噶尔盆地基底的性质[J].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1999,29(1):16-21. [9] 江远达.关于准噶尔地区基底问题的初步探讨[J].新疆地质,1982,2(1):11-16. [10] 闫存风,袁剑英,吉利明,等.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下石炭统滴水泉组孢粉组合[J].地层学杂志,1995,19(2):104-111. [11] 闫存风,袁剑英,吉利明,等.准噶尔盆地东部下石炭统塔木岗组孢子的发现及地质时代[J].新疆地质,1995,13(3):238-240. [12] 朱志新,李少贞,李嵩龄.东准噶尔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特征[J].新疆地质,2005,23(1):14-18. [13] 朱荣.新疆东准噶尔克拉美丽地区胜利沟剖面石钱滩组有孔虫化石[J].新疆石油地质,1986,7(1):53-59. [14] 邓云山,吴志勇,吉利民,等.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二叠纪地层时代划分[J].沉积学报,1996,14(3):97-101. |
[1] | 程静, 闫建平, 宋东江, 廖茂杰, 郭伟, 丁明海, 罗光东, 刘延梅. 川南长宁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低电阻率响应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31-39. |
[2] | 陈叔阳, 何云峰, 王立鑫, 尚浩杰, 杨昕睿, 尹艳树.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24-135. |
[3] | 杜江民, 崔子豪, 贾志伟, 张毅, 聂万才, 龙鹏宇, 刘泊远.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37-48. |
[4] | 李盛谦, 曾溅辉, 刘亚洲, 李淼, 焦盼盼.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古近系平湖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49-61. |
[5] | 宋兴国, 陈石, 杨明慧, 谢舟, 康鹏飞, 李婷, 陈九洲, 彭梓俊.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Ⅰ16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99-109. |
[6] | 卜旭强, 王来源, 朱莲花, 黄诚, 朱秀香.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奥陶系断控缝洞型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52-160. |
[7] | 肖玲, 陈曦, 雷宁, 易涛, 郭文杰.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80-93. |
[8] | 冯明友, 高瑞琪, 王兴志, 徐亮, 赵金, 刘小洪, 尚俊鑫. 川西南宝兴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一段白云岩储层充填序列及流体指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1-20. |
[9] | 倪新锋, 沈安江, 乔占峰, 郑剑锋, 郑兴平, 杨钊.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成因及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44-158. |
[10] | 曾治平, 柳忠泉, 赵乐强, 李艳丽, 王超, 高平.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25-35. |
[11] | 李凌, 张照坤, 李明隆, 倪佳, 耿超, 唐思哲, 杨文杰, 谭秀成. 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32-46. |
[12] | 文志刚, 罗雨舒, 刘江艳, 赵春雨, 李士祥, 田伟超, 樊云鹏, 高和婷. 陇东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47-59. |
[13] | 吕正祥, 廖哲渊, 李岳峰, 宋修章, 李响, 何文军, 黄立良, 卿元华.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云质岩储层成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26-37. |
[14] | 陈中红, 柴智. 原油混合后成熟度参数的差异性及其地质意义——以塔北隆起托甫台地区奥陶系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38-49. |
[15] | 张凤奇, 李宜浓, 罗菊兰, 任小锋, 张兰馨, 张芥瑜.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50-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