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2): 6469.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2.013
刘俊田1,刘媛萍2,郭沫贞3,覃新平1,闫立纲1
LIU Juntian1,LIU Yuanping2,GUOMozhen3,QIN Xinping1,YAN Ligang1
摘要:
根据岩石学特征及层序特征,分析了牛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相类型及其测井响应特征。牛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可以分为溢流相、爆发相、空落堆积相、火山沉积相,测井曲线中能较好地区分这4 种岩相的是自然伽马(GR)、密度(DEN)测井曲线,火山沉积相对电阻率测井(Rt)也有较好的反应。火山岩储集空间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孔洞类,主要有纳沸石未完全充填的气孔、杏仁体溶蚀孔、粘土矿物及葡萄石杏仁收缩孔、基质溶孔;另一类为裂缝类,主要为未被钠沸石及绿泥石完全充填的火山岩自碎缝、收缩缝、构造缝以及各类缝充填物溶蚀形成溶蚀缝。通过研究,岩浆的物质成分、喷溢相带以及后期改造作用是火山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粘度大、流动性差、气体逸散较慢的中性岩浆形成的安山岩是最佳储层,而喷溢旋回末期是形成杏仁体、气孔及自碎缝的有利时期,喷溢旋回间歇期的风化淋滤为各类溶蚀孔形成提供了条件。火山岩储集空间的成因机理对寻找火山岩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1] 边伟华,陈玉魁,唐华风,等.火山岩相的岩屑识别———以松辽盆地南部东岭探区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6):1 104-1 109. [2] 张厚福,徐兆辉.从油气藏研究的历史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J].岩性油气藏,2008,20(1):114-123. [3] 张景廉,石兰亭,陈启林,等.柴达木盆地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新领域[J].岩性油气藏,2008,20(2):29-36. [4] 王璞珺,吴河勇,庞颜明,等.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相序、相模式与储层物性的定量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5):805-812. [5] 王璞珺,迟元林,刘万洙,等.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4):449-456. [6] 蔡国钢,张坤,刘立,等.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部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J].海洋石油,2003,23(2):32-37. [7] 曹宝军,刘德华.浅析火山岩油气藏分布与勘探、开发特征[J].特种油气藏,2004,11(1):18-20. [8] 范宜仁,黄隆基,代诗华,等.交会图技术在火成岩岩性和裂缝识别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1999,23(1):53-56. [9] 陈建文,魏斌,李长山,等.火山岩岩性的测井识别[J].地学前缘,2000,7(4):458. [10] 郑建东,刘传平,李红娟,等.徐深气田深层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与应用[J].国外测井技术,2006,21(3):11-14. [11] 何国貌,张峰,王文霞.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有利成藏条件[J].吐哈油气,2004,9(4):309-311. [12] 林克湘,李艺斌,龚文平,等.新疆三塘湖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J].高校地质学报,1997,3(2):202-211. [13] 袁明生,张映红,韩宝福,等.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晚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6):32-34. [14] 马雪,冯成贵,虞卫东.新疆巴里坤县三塘湖北卡拉岗组火山岩特征[J].新疆地质,2005,23(3):234-238. [15] 文玲.靖安油田延长组低孔低渗储层的扫描电镜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3,22(4):352-357. |
[1] | 周自强, 朱正平, 潘仁芳, 董於, 金吉能. 基于波形相控反演的致密砂岩储层模拟预测方法——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南部古近系孔二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77-86. |
[2] | 何文渊, 陈可洋.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11. |
[3] | 李毕松, 苏建龙, 蒲勇, 缪志伟, 张文军, 肖伟, 张雷, 江馀.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相控岩溶刻画及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69-77. |
[4] |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冯文杰, 尹太举, 尹艳树, Adrian J. HARTLEY. 分支河流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25. |
[5] | 李胜军, 高建虎, 张繁昌, 贺东阳, 桂金咏.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强反射地震信号消减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70-78. |
[6] | 张闻亭, 龙礼文, 肖文华, 魏浩元, 李铁锋, 董震宇.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带下沟组沉积特征及储层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86-197. |
[7] | 孙夕平, 张昕, 李璇, 韩永科, 王春明, 魏军, 胡英, 徐光成, 张明, 戴晓峰. 基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储层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20-228. |
[8] | 曹思佳, 孙增玖, 党虎强, 曹帅, 刘冬民, 胡少华. 致密油薄砂体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实效——以松辽盆地敖南区块下白垩统泉头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39-247. |
[9] | 吴青鹏, 吕锡敏, 陈娟, 周在华, 袁成.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沉积特征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5): 54-62. |
[10] | 史文洋, 姚约东, 程时清, 顾少华, 石志良. 川西潮坪相裂缝型碳酸盐岩分层酸压井压力动态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152-160. |
[11] | 罗泽, 谢明英, 涂志勇, 卫喜辉, 陈一鸣. 一套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的识别技术——以珠江口盆地X油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95-101. |
[12] | 张云银, 魏欣伟, 谭明友, 高秋菊, 朱定蓉, 林述喜.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去除强屏蔽研究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4): 85-91. |
[13] | 周华建. 基于叠前OVT域偏移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4): 112-120. |
[14] | 刘恭利, 韩自军, 段新意, 甄宗玉. 薄互层火成岩地震响应特征及厚度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3): 105-112. |
[15] | 石战战, 王元君, 唐湘蓉, 庞溯, 池跃龙. 一种基于时频域波形分类的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4): 98-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