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4): 10110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4.019
高 磊,明 君,闫 涛,赵海峰,李 宾
GAO Lei,MING Jun,YAN Tao,ZHAO Haifeng,LI Bin
摘要:
渤中 26 油田 4-1992 砂体中泥岩隔夹层的发育影响了对该砂体的高效开发。 为了预测研究区泥岩隔夹层的横向分布范围,在精细分析该区隔夹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地层切片技术与地震属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隔夹层的成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在用不同的属性计算方法进行多种实验分析后,优选了均方根振幅、负振幅之和以及能量半衰时 3 种地震属性,并采用地震属性聚类分析的综合研究思路,对研究区隔夹层的横向分布范围进行了识别与刻画。 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泥岩隔夹层主要发育在砂体的中部,并呈现出不稳定的横向分布特点。 该研究思路对其他复杂断块油田隔夹层的识别与刻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类似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
[1] 严耀祖,段天向.厚油层中隔夹层识别及井间预测技术[J].岩性油气藏,2008,20(2):127-131. [2] 王健,徐守余,仲维苹.河流相储层隔夹层成因及其分布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10,29(4):84-88. [3] 赵鹤森,陈义才,唐波,等.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长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1,23(4):70-74. [4] 夏同星,李英,黄江波.渤南地区河流相油田开发地震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9,31(增刊1):39-43. [5] 李庆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83-90. [6] 印兴耀,周静毅.地震属性优化方法综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4):482-489. [7] 王永刚,谢东,乐友喜,等.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3):30-32. [8] 吕复苏,黄小平,任涛.地震属性信息在砂砾岩油藏开发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油藏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4):310-312. [9] 周宗良,肖建玲,张枫.地震属性的优化处理及储层厚度的定量解释[J].新疆地质,2002,20(3):262-266. [10] Chen Q,Sidney S. Seismic attribute technology for reservoir forecasting and monitoring[J]. The Leading Edge,1997,16(5):445-456. [11] 洪余刚,赵华,梁波,等.利用地震属性聚类分析技术预测辽河油田有利油气聚集带[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4):35-39. [12] 王利田,苏小军,管仁顺,等.地震属性分析在彩16 井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922-925. [13] 胡玉双,孙丽梅,杨志会,等.地层切片技术在深水湖底扇识别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青山口组一段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21):5230-5232. [14] 林承焰,张宪国,董春梅.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J].石油学报,2007,28(2):69-72. [15] 王长江,刘书会,穆星.提高地震属性分析精度的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物探,2004,43(增刊):112-114. [16] 侯伯刚,杨池银,武站国,等.地震属性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影响因素[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5):553-558. |
[1] | 王义凤, 田继先, 李剑, 乔桐, 刘成林, 张景坤, 沙威, 沈晓双. 玛湖凹陷西南地区二叠系油气藏相态类型及凝析油气地球化学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49-159. |
[2] | 黄向胜, 闫琢玉, 张东峰, 黄合庭, 罗程飞. 琼东南盆地Ⅱ号断裂带新生界多期热流体活动与天然气运聚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67-76. |
[3] | 孟庆昊,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向建波. 塔里木盆地现代分支河流体系形态、分布及其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44-56. |
[4] | 朱康乐, 高岗, 杨光达, 张东伟, 张莉莉, 朱毅秀, 李婧. 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46-157. |
[5] | 张文播, 李亚, 杨田, 彭思桥, 蔡来星, 任启强.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36-146. |
[6] | 张昌民, 张祥辉, 王庆, 冯文杰, 李少华, 易雪斐, Adrian J. HARTLEY. 分支河流体系沉积学工作框架与流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13. |
[7] | 魏全超, 李小佳, 李峰, 郝景宇, 邓双林, 吴娟, 邓宾, 王道军.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缘旺苍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裂缝脉体发育特征及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62-70. |
[8] |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冯文杰, 尹太举, 尹艳树, Adrian J. HARTLEY. 分支河流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25. |
[9] | 张昌民, 张祥辉, ADRIAN J. Hartley, 冯文杰, 尹太举, 尹艳树, 朱锐. 分支河流体系分类初探[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15. |
[10] | 冯明友, 高瑞琪, 王兴志, 徐亮, 赵金, 刘小洪, 尚俊鑫. 川西南宝兴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一段白云岩储层充填序列及流体指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1-20. |
[11] | 倪新锋, 沈安江, 乔占峰, 郑剑锋, 郑兴平, 杨钊.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成因及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44-158. |
[12] | 郑彬, 董翱, 张源智, 张毅, 苏珊, 张士超, 樊津津, 骆垠山.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流体压力建场过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59-67. |
[13] | 李凌, 张照坤, 李明隆, 倪佳, 耿超, 唐思哲, 杨文杰, 谭秀成. 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32-46. |
[14] | 周东红, 谭辉煌, 张生强. 渤海海域垦利6-1油田新近系复合河道砂体地震描述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3-21. |
[15] | 李承泽, 陈国俊, 田兵, 袁晓宇, 孙瑞, 苏龙. 珠江口盆地深层高温高压下的水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41-1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