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e gas, mineral components, CT scanning,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ImageJ software,"/>
岩性油气藏 ›› 2014, Vol. 26 ›› Issue (5): 9710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4.05.018
陈嵘1,李奎2,何胜林1,胡向阳1,罗威1
摘要:
珠江口盆地文昌地区珠江组一段储层泥质含量高,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差异较小,给测井解释带来 了一定困难。 通过对研究区储层进行岩性统计分析、薄互层电阻率成像资料研究及多矿化度岩石-电阻 率实验,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岩性细、泥质含量高、束缚水含量高和中等 地层水矿化度均是导致油层电阻率低的因素。 在明确珠江组一段低阻成因的基础上,运用三水模型评价 了该区低阻油层的含水饱和度,模型计算结果与密闭取心分析结果吻合度较高。
[1]郑雷清.综合识别方法在低阻油气层勘探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07,19(2):71-75. [2]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3]张丽华,潘保芝,李宁,等.基于三水模型的储层分类方法评价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J].测井技术,2011,35(1):31-35. [4]赵留运,陈清华,刘强.低电阻率油层研究现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1):22-25. [5]莫修文,贺铎华,李舟波,等.三水导电模型及其在低阻储层解释中的应用[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1):92-95. [6]赵杏媛.粘土矿物与油气[J].新疆石油地质,2009,30(4):533-536. [7]周康,刘佳庆,段国英,等.吴起地区长 61 油层黏土矿物对油层低电阻率化的影响[J].岩性油气藏,2012,24(2):26-30. [8]王博,赵军,王淼,等.断块低阻油层测井识别与评价[J].岩性油气藏,2012,24(6):110-114. [9]潘和平,黄坚,樊政军,等.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25(6):11-17. [10]莫修文,王宏建,许淑梅,等.用测井资料确定储层三孔隙组分的理论与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专辑):80-83. [11]卞应时,张凤敏,高祝军,等.大港油田中浅层低阻油气层成因分析及评价[J].特种油气藏,2002,9(2):26-28. |
[1] | 闫建平, 来思俣, 郭伟, 石学文, 廖茂杰, 唐洪明, 胡钦红, 黄毅. 页岩气井地质工程套管变形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4. |
[2] | 杨学锋, 赵圣贤, 刘勇, 刘绍军, 夏自强, 徐飞, 范存辉, 李雨桐. 四川盆地宁西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99-110. |
[3] | 包汉勇, 赵帅, 张莉, 刘皓天. 川东红星地区中上二叠统页岩气勘探成果及方向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2-24. |
[4]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5] | 段逸飞, 赵卫卫, 杨天祥, 李富康, 李慧, 王嘉楠, 刘钰晨.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二叠系山西组页岩气源储特征及聚集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72-83. |
[6] | 程静, 闫建平, 宋东江, 廖茂杰, 郭伟, 丁明海, 罗光东, 刘延梅. 川南长宁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低电阻率响应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31-39. |
[7] | 杨博伟, 石万忠, 张晓明, 徐笑丰, 刘俞佐, 白卢恒, 杨洋, 陈相霖. 黔南地区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含气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45-58. |
[8] | 魏全超, 李小佳, 李峰, 郝景宇, 邓双林, 吴娟, 邓宾, 王道军.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缘旺苍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裂缝脉体发育特征及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62-70. |
[9] | 杨跃明, 张少敏, 金涛, 明盈, 郭蕊莹, 王兴志, 韩璐媛. 川南地区二叠系龙潭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1-11. |
[10] | 闫建平, 罗静超, 石学文, 钟光海, 郑马嘉, 黄毅, 唐洪明, 胡钦红. 川南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模式及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60-71. |
[11] | 邱晨, 闫建平, 钟光海, 李志鹏, 范存辉, 张悦, 胡钦红, 黄毅. 四川盆地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沉积微相划分及测井识别[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17-130. |
[12] | 张梦琳, 李郭琴, 何嘉, 衡德. 川西南缘天宫堂构造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41-151. |
[13] | 尹兴平, 蒋裕强, 付永红, 张雪梅, 雷治安, 陈超, 张海杰. 渝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页岩岩相及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41-51. |
[14] | 向雪冰, 司马立强, 王亮, 李军, 郭宇豪, 张浩. 页岩气储层孔隙流体划分及有效孔径计算——以四川盆地龙潭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37-146. |
[15] | 丛平, 闫建平, 井翠, 张家浩, 唐洪明, 王军, 耿斌, 王敏, 晁静. 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级别测井评价及展布特征——以川南X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177-1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