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8, Vol. 20 ›› Issue (3): 12412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3.025
雷茹, 任晓娟
LEI Ru, REN Xiaojuan
摘要: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 对低渗透砂岩气藏3 种不同的水锁伤害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 低渗透砂岩气藏的水锁伤害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 其中欠压作用下的水锁伤害最小, 超压作用下的水锁伤害最大, 常压作用下的水锁伤害居中。因此, 在低渗透砂岩气藏的开采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水基工作液, 如果要用水基工作液, 应使压差处于欠压状态。
[ 1] 张琰, 崔迎春.低渗气藏主要损害机理及保护方法的研究[ J] .地质与勘探, 2000, 36( 5) : 76- 78. [ 2] 林光荣, 邵创国, 徐振锋, 等.低渗气藏水锁伤害及解除方法研究[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30( 6) : 117- 118. [ 3] 李皋, 孟英峰, 唐洪明, 等.砂岩气藏水基欠平衡钻井逆流自吸效应实验研究[ J] .天然气工业, 2007, 27( 1) : 75- 77. [ 4] 张晓莉.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特征[ 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5, 27( 3) : 307- 309. [ 5] 曹忠辉, 王建淮, 郭建民.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特征[ J] .断块油气田, 2006, 13( 2) : 11- 13. [ 6] 赖南君, 叶仲斌, 赵文森, 等.川西致密气藏水锁伤害室内实验研究[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11( 6) :75- 77. [ 7] 张荣军, 蒲春生, 赵春鹏.板桥凝析油气藏水锁伤害实验研究[ J] .钻采工艺, 2006, 29( 3) : 79 - 81. [ 8] 张绍槐, 罗平亚.保护储集层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 9] 赵东明, 郑维师, 刘易非.醇处理减缓低渗气藏水锁效应的实验研究[ 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4, 26( 2) : 67- 69. |
[1] | 崔传智, 李静, 吴忠维. 扩散吸附作用下CO2非混相驱微观渗流特征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81-188. |
[2] | 刘仁静, 陆文明.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80-188. |
[3] | 包汉勇, 刘超, 甘玉青, 薛萌, 刘世强, 曾联波, 马诗杰, 罗良. 四川盆地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22. |
[4] | 李丰丰, 倪小威, 徐思慧, 魏新路, 刘迪仁. 斜井各向异性地层随钻侧向测井响应规律及快速校正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61-168. |
[5] | 吕栋梁, 杨健, 林立明, 张恺漓, 陈燕虎. 砂岩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表征模型及其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145-159. |
[6] | 张威, 李磊, 邱欣卫, 龚广传, 程琳燕, 高毅凡, 杨志鹏, 杨蕾. A/S对断陷湖盆三角洲时空演化的控制及数值模拟——以珠江口盆地陆丰22洼古近系文昌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31-141. |
[7] | 董敏, 郭伟, 张林炎, 吴中海, 马立成, 董会, 冯兴强, 杨跃辉. 川南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43-51. |
[8] | 张猛. 基于GPU并行加速的黏声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48-153. |
[9] | 张皓宇, 李茂, 康永梅, 吴泽民, 王广.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3油层组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77-188. |
[10] | 朱苏阳, 李冬梅, 李传亮, 李会会, 刘雄志. 再谈岩石本体变形的孔隙度不变原则[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80-188. |
[11] | 刘明明, 王全, 马收, 田中政, 丛颜.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煤层气井位优化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64-171. |
[12] | 关华, 郭平, 赵春兰, 谭保国, 徐冬梅. 渤海湾盆地永安油田永66区块氮气驱油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149-160. |
[13] | 周瑞, 苏玉亮, 马兵, 张琪, 王文东. 随机分形体积压裂水平井CO2吞吐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161-168. |
[14] | 龙明, 刘英宪, 陈晓祺, 王美楠, 于登飞. 基于曲流河储层构型的注采结构优化调整[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45-154. |
[15] | 卞晓冰, 侯磊, 蒋廷学, 高东伟, 张驰. 深层页岩裂缝形态影响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61-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