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1): 7582.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1.015
张路崎,陈恭洋
ZHANG Luqi,CHEN Gongyang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坪庄地区延长组长6 储层是该区主要的产油层,也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具有粒度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岩石学特征。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X 衍射以及物性等资料,对长6 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确定其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及溶解作用等,其中前4 种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最后一种为建设性成岩作用。 对成岩演化序列的研究表明,长6 储层砂岩的成岩阶段已达到中成岩B 期的早期阶段。综合成岩作用类型的组合方式,建立了成岩演化模式,重点从成岩演化过程入手,对成岩相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划分出了7 种成岩相类型。
[1] 郝世彦,李旦.志丹油田义正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 石油地质特征[J].西北地质,2005,38(4):94-110. [2] 郑荣才,文华国,韩永林,等.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 油层组湖底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自然科学版),2006,33(6):566-575. [3] 史基安,王金鹏,毛明路,等.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 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J].沉积学报,2003,21(3):373-380. [4] 郑荣才,耿威,周刚,等.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 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7,19(2):1-8. [5] 郑荣才,柳梅青.鄂尔多斯盆地长6 油层组古盐度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1):20-25. [6] 朱平,黄思静,李德敏,等.粘土矿物绿泥石对碎屑储集岩孔隙的保护[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2):153-156. [7] 黄思静,谢连文,张萌,等.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3):273-281. [8] 刘宝珺,张锦泉,主编.沉积成岩作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74-77. [9] 蔡春芳,顾家裕,蔡洪美.塔中地区志留系烃类侵位对成岩作用的影响[J].沉积学报,2001,19(1):60-64 . [10] 胡宗全,朱筱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3):16-19. [11] 窦伟坦,田景春,徐小蓉,等.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长8 油层组成岩相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2):129-132. |
[1] | 张天择, 王红军, 张良杰, 张文起, 谢明贤, 雷明, 郭强, 张雪锐. 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在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56-65. |
[2] | 周自强, 朱正平, 潘仁芳, 董於, 金吉能. 基于波形相控反演的致密砂岩储层模拟预测方法——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南部古近系孔二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77-86. |
[3] | 何文渊, 陈可洋.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11. |
[4] | 李毕松, 苏建龙, 蒲勇, 缪志伟, 张文军, 肖伟, 张雷, 江馀.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相控岩溶刻画及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69-77. |
[5] |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冯文杰, 尹太举, 尹艳树, Adrian J. HARTLEY. 分支河流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25. |
[6] | 李胜军, 高建虎, 张繁昌, 贺东阳, 桂金咏.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强反射地震信号消减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70-78. |
[7] | 李志远, 杨仁超, 张吉, 王一, 杨特波, 董亮. 天然气扩散散失率定量评价——以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76-84. |
[8] | 马乔雨, 张欣, 张春雷, 周恒, 武中原.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横波速度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11-120. |
[9] | 龙盛芳, 王玉善, 李国良, 段传丽, 邵映明, 何咏梅, 陈凌云, 焦煦. 苏里格气田苏49区块盒8下亚段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59-69. |
[10] | 张闻亭, 龙礼文, 肖文华, 魏浩元, 李铁锋, 董震宇.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带下沟组沉积特征及储层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86-197. |
[11] | 孙夕平, 张昕, 李璇, 韩永科, 王春明, 魏军, 胡英, 徐光成, 张明, 戴晓峰. 基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储层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20-228. |
[12] | 曹思佳, 孙增玖, 党虎强, 曹帅, 刘冬民, 胡少华. 致密油薄砂体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实效——以松辽盆地敖南区块下白垩统泉头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239-247. |
[13] | 吴青鹏, 吕锡敏, 陈娟, 周在华, 袁成.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沉积特征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5): 54-62. |
[14] | 侯科锋, 李进步, 张吉, 王龙, 田敏.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未动用储量评价及开发对策[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115-125. |
[15] | 田清华, 刘俊, 张晨, 王文胜, 黄丹. 苏里格气田下古生界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33-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