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2): 116120.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2.025
黄籍中
HUANG Jizhong
摘要:
页岩气与煤层气是非常规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国外早已进入实质性商业勘探开发。我国从本世纪初对页岩气关注渐增。页岩气以吸附、溶解、游离状态存在,形成于暗色高炭泥质烃源岩中。该文根据四川盆地烃源岩研究成果,论证了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利于煤层气成藏,有利区块位于华蓥山及其东南侧与南端地带。该地带以烟煤为主,瓦斯含量高、埋藏浅。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煤岩瓦斯含量低,有利页岩气成藏。有利区块有二:一是川西南威远背斜周缘及川南之北段区块;二是米仓山前缘,目的层埋藏较浅。 油系泥质烃源岩有利页岩气成藏的层系是下侏罗统,有利区块位于川东北、川北有机质成熟度高的高陡构造翼部及盆地边缘浅埋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暗色泥质烃源岩,在盆地内早期有利页岩气成藏。现今因成熟度剧增,不利页岩气保存,而且目的层埋深大,可在老气田“立体勘探”时关注。但在大巴山靠盆地一侧,江南古陆西北缘,其有机质成熟度有降低的趋势,不失为页岩气成藏的有利地带。
[1] 张金川,金之均,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J].天然气工业,2004,24(7):15-18. [2] 张金川,薛会,卞昌蓉,等.中国非常规气勘探刍议[J].天然气工业,2006,26(12):53-56. [3] 赵群,王红岩,刘人和,等.世界页岩气发展现状及我国勘探前景[J].天然气技术,2008,2(3):11-14. [4] 黄籍中.从四川盆地看古隆起成藏两重性[J].天然气工业,2009,29(2):12-17. [5] 郭正吾.四川盆地西部浅层致密砂岩天然气勘探模式[J].天然气工业,1997,17(3):5-9. [6] 黄籍中,陈盛吉,宋家荣,等.四川盆地烃源体系与大中型气田形成[J].中国科学:D 辑,1996,26(6):504-510. [7] 吴月先,钟水清,潘用平,等.四川盆地气田“立体勘探”新进展[J].岩性油气藏,2009,21(1):128-132. [8] 黄籍中.从有机质成熟度看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J].天然气工业,2007,27(8):6-8. [9] 谢邦华,陈盛吉,黄纯虎,等.米仓山山前带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7,30(2):18-20. [10] 黄籍中,姜怀诚.四川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因探讨[J].石油学报,1986,7(4):11-22. |
[1] | 孔令峰, 徐加放, 刘丁.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褐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脱水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5-24. |
[2] | 何文渊, 赵莹, 钟建华, 孙宁亮.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8. |
[3] | 窦立荣, 刘化清, 李博, 齐雯, 孙东, 尹路, 韩双彪. 全球天然氢气勘探开发利用进展及中国的勘探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14. |
[4] | 杨韬政, 刘成林, 田继先, 李培, 冉钰, 冯德浩, 李国雄, 吴育平. 柴达木盆地大风山凸起地层压力预测及成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96-107. |
[5] | 文志刚, 罗雨舒, 刘江艳, 赵春雨, 李士祥, 田伟超, 樊云鹏, 高和婷. 陇东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47-59. |
[6] | 康家豪, 王兴志, 谢圣阳, 曾德铭, 杜垚, 张芮, 张少敏, 李阳. 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岩相类型及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53-65. |
[7] | 何玉, 周星, 李少轩, 丁洪波.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古近系地层超压成因及测井响应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60-69. |
[8] | 王剑, 周路, 靳军, 向宝力, 胡文瑄, 杨洋, 康逊.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乌尔禾组砂砾岩优质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34-44. |
[9] | 李祖兵, 崔俊峰, 宋舜尧, 成亚斌, 卢异, 陈岑. 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81-92. |
[10] | 覃阳亮, 何幼斌, 蔡俊, 李华, 张灿, 刘建宁. 东非海岸Davie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04-115. |
[11] | 金秋月, 杨希冰, 胡林, 卢梅. 北部湾盆地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81-88. |
[12] | 叶亚培, 唐书恒, 郗兆栋, 张耀选.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成特征与脆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4): 62-71. |
[13] | 刘跃杰, 刘书强, 马强, 姚宗森, 佘家朝. BP神经网络法在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页岩岩相识别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4): 101-111. |
[14] | 罗群, 吴安彬, 王井伶, 罗家国, 蒋恕. 中国北方页岩气成因类型、成气模式与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1-11. |
[15] | 刘雁婷.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78-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