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4): 125129.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04.024
王海军,邓媛,段春节,刁宗宝,霍斐斐,洪荆晶
WANG Haijun, DENG Yuan, DUAN Chunjie, DIAO Zongbao, HUO Feifei, HONG Jingjing
摘要:
在油气田的钻探和开发过程中容易对储层造成伤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油气田的产量。导致储层伤害的因素有许多,为减少大牛地气田在开发过程中对砂岩储层造成的伤害,文中对该区储层的伤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下二叠统石盒子组的盒1、盒2、盒3 段低渗透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实验分析认为,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是碱敏和水锁伤害,且盒2、盒3 段储层存在固相侵入以及较弱的盐敏、水敏伤害。针对大牛地气田储层伤害的因素提出相应的降低储层伤害的对策,从而为气田的生产实践提供依据,实现气田的高产、稳产。
[1] 张绍槐,蒲春生.储层伤害的机理研究[J].石油学报,1994,15(4):58-65. [2] 贺凯,曾良雄,职文栋,等.准噶尔盆地三台油气田侏罗系中—上统储层敏感性评价[J].世界地质,2008,27(2):204-209. [3] 陈忠,张哨楠,沈明道.黏土矿物在油田保护中的潜在危害[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23(2):80-88. [4] 唐洪明,曾凡刚,陈忠,等.莲花油层中黏土矿物规律研究[J].沉积学报,2001,19(2):233-238. [5] 李弘,王芙蓉,戴世立,等.绿泥石膜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M 油田延长组2 段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8,20(4):71-75. [6] 陈忠,唐洪明,沈明道,等.川南香溪群四段低渗裂缝性砂岩储层保护[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4):340-344. [7] 朱玉双,李庆印,王小孟.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 油层注水开发中储层伤害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2):263-268. [8] 李传亮,涂兴万.储层岩石的 2 种应力敏感机制———应力敏感有利于驱油[J].岩性油气藏,2008,20(1):111-113. [9] 李传亮.岩石应力敏感指数与压缩系数之间的关系式[J].岩性油气藏,2007,19(4):95-98. [10] 张琰.储层伤害室内评价方法的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24(2):211-214. [11] 张宇焜,汪伟英,周江江.注水压力对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的影响[J].岩性油气藏,2010,22(2):120-123. [12] 高春华,巢贵业.大牛地气田钻井液对储层伤害模拟分析与优化研究[J].地质装备,2008,9(5):22-24. [13] 梁凌云,赖海涛,黄建宁.苏里格气田降低压裂伤害工艺技术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09,28(9):50-53. [14] 段春节,陈路原,吴汉宁.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叠合气藏开发地质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9,31(5):495-500. [15] 尹昕.大牛地气田砂岩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8):31-34. [16] 温小明,卢宗盛,何欣,等.松辽盆地查干湖地区扶余油层储层伤害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31(5):337-340. |
[1] | 陈康, 戴隽成, 魏玮, 刘伟方, 闫媛媛, 郗诚, 吕龑, 杨广广. 致密砂岩AVO属性的贝叶斯岩相划分方法——以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1-121. |
[2] | 卞保力, 刘海磊,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96-105. |
[3] | 孙汉骁, 邢凤存, 谢武仁, 钱红杉.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21-135. |
[4] | 杜长鹏. 松辽盆地莺山-双城断陷白垩系致密火山岩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15-124. |
[5] | 武小宁, 邓勇, 林煜, 钟厚财, 康晓宁, 汪钰婷, 屈琳.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石炭系有利岩相预测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25-136. |
[6] | 江梦雅, 王江涛, 刘龙松, 李卉, 陈海龙, 蒋中发, 王学勇, 刘海磊.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38-151. |
[7] | 王建功, 李江涛, 李翔, 高妍芳, 张平, 孙秀建, 白亚东, 左洺滔. 柴西地区新生界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相组合差异性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17. |
[8] | 张凤奇, 李宜浓, 罗菊兰, 任小锋, 张兰馨, 张芥瑜.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50-62. |
[9] | 刘阳平, 吴博然, 于忠良, 余成林, 王立鑫, 尹艳树. 辫状河砂岩储层三维地质模型重构技术——以冀东油田高尚堡区块新近系馆陶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59-170. |
[10] | 程丹华, 焦霞蓉, 王建伟, 庄东志, 王政军, 江山. 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古近系沙一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70-81. |
[11] | 文华国, 梁金同, 周刚, 邱玉超, 刘四兵, 李堃宇, 和源, 陈浩如. 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洗象池组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与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16. |
[12] | 肖威, 张兵, 姚永君, 王艳, 杨洪宇, 杨凯. 川东二叠系龙潭组页岩岩相特征与沉积环境[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52-162. |
[13] | 王永骁, 付斯一, 张成弓, 范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2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20. |
[14] | 田晓平, 张汶, 周连德, 沈孝秀, 郭维. 南堡凹陷二号断裂带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岩溶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93-101. |
[15] | 柴毓, 王贵文, 柴新. 四川盆地金秋区块三叠系须二段储层非均质性及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29-40. |
|